柳传志著名的管理三要素———搭班子、定战略、带队伍,企业界几乎尽人皆知。柳传志之所以将“搭班子”排在首位,就是因为在柳传志看来,公司的管理文化,管理团队,是决定公司能否基业常青的关键所在。企业的战略是基于办企业的人而制定的。搭班子在定战略之前强调了人的重要性,柳传志管理三要素本身也在强调人的重要性。联想20多年的发展历史,也检验了这一管理思想。
相对于联想对管理团队的重视,拉手、凡客诚品等公司因IPO失败而导致高管出走的案例,也成为不重视管理的反面教材。
“很多公司的战略存在很大问题,他们的目标就是上市,就是赚快钱。至于公司的长远发展规划,却十分模糊。而风投机构在利益驱动下,也极力推动所投资的公司以上市为主要目标,对公司管理等基础性工作根本就不在乎。这必然导致管理的短视。”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教授张国庆对本报记者指出。
以拉手网为例。自从拉手网成立以来,上市一直是公司的主题,也是拉手网C E O吴波挂在嘴边的话题,据业内人士透露,在尝试上市之前,拉手高管的每周例会最重要的议题就是距离IPO还有多少天,然后据此来制定工作计划。而一旦IPO受挫,不但风投机构不断给管理层施压,且整个团队都人心浮动,跳槽、被竞争对手挖墙脚就成为常态。
凡客诚品同样遭遇到了类似的问题。为了尽快上市,凡客诚品大肆投放广告,希望通过广告拉动销量,但对内部管理却重视度不够。多位高管近期纷纷离职,在业内人士看来,除了IPO不畅之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陈年在用人策略和期权分配问题上处理失当。
前年底以来,中概股在美国市场受到空头劫杀,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很多公司为了上市,不惜财务造假,业务造假,用粉饰后的报表去欺骗投资者。结果,美国监管机构和做空机构一出招,这些作假公司纷纷原形毕露,多家中概股退市,更多的中概股公司股价暴跌。且因为不诚信,很多公司的业务也受到重大冲击,成为过街老鼠。
相比一些公司将上市作为终极目的,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马云(微博)对上市有着理性的认知。马云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曾指出:“上市就像我们的加油站,不要到了加油站,就停下来,还得走,继续走。”
视IPO为加油站的公司走得更远
毋庸讳言,对于创业型公司来说,很多人才都是奔着公司上市来的,而上市搁浅,必然会导致人心浮动。这时候,如果公司高管团队也出现动荡,势必会进一步影响军心。因此,优秀的公司,不论是顺境,还是逆境,都会十分重视高管团队的稳定性。对于那些因IPO受挫导致高管纷纷离职的公司而言,检讨的不仅仅是IPO为什么会失败,更应该从公司管理层面寻找原因。
谢友是某时尚品牌服饰公司的C F O,谢友加盟该公司的目的,就是帮助该公司实现IPO。目前,该公司在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已经有400多家连锁店,年营业额近20亿,IPO工作已经准备了一年多时间,年内上市的希望很大。“刚开始的时候,我确实就是冲着IPO加盟该公司的,希望IPO后得到期权。但进入这家公司后发现,公司管理层十分重视管理团队和骨干员工的中长期利益,即使不能实现IPO,也能实现自己的财富梦想。这是家做事业的公司。我此前的心态有些浮躁,现在已经能够静下心里,全身心投入。”谢友告诉本报记者。
联想、华为是两家优秀的公司,在业界以擅长管理著称。但联想和华为的创始人柳传志、任正非在公司中所持股权都不高。这也印证了一句名言:财聚人散,财散人聚。为追求财富而聚集在一起的创业团队,很容易分崩离析;而为了共同的事业聚集在一起的团队,则能走得更长远。
从1999年阿里巴巴成立到它上市前,阿里巴巴其实有很多次上市的机会,但马云都放弃了。马云曾明确表示,“我也向往着上市,并没有不屑一顾。但上市并不是终极目标,在网站未有赢利收入前,阿里巴巴不打算上市。”“公司还很年轻,如果贸然上市,很可能会因为年轻而付出不小的代价。”如今的阿里巴巴,已经成为中国互联网行业的第一梯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