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利近年来一直通过提升产品结构、平均售价提高毛利率空间,消化了原辅材料价格上涨的压力。现其明星类业务部分产品遭遇“汞含量异常危机”,对其整体业务的影响将会显而易见。
除此之外,伊利发布定向增发预案已经一年多,此次事件可能会对其定向增发的进程造成不利影响。
近年来,继三聚氰胺事件之后,国产奶粉业还遭遇 “早熟门”、“皮革奶”等风波,此外飞鹤、贝因美等企业也先后遭遇对赌失败、人事震荡等不利事件。伊利的奶粉业务则一直独善其身,甚至在三聚氰胺事件后抢占了三鹿腾出的市场份额,2008和2009年奶粉业务销售收入分别为32亿和40亿元,一直位于历史最高水平。然而作为最大的国产奶粉企业,伊利最终未能幸免。
2008年9月,“三聚氰胺”事件严重打击了消费者对国产品牌的信心。根据AC尼尔森的统计数据,2008年5月~8月,多美滋、美赞臣、惠氏、雅培占据高端市场前四名的位置,市场份额合计为56%,2008年9月至2009年4月,上述四大外资品牌的合计份额迅速提升至65%。质量事件对国产奶粉的影响可见一斑。乳品行业专家王丁棉甚至直言,在一线市场,国产品牌奶粉的占有率仅2%。国产奶粉的销售绝大部分是在二、三线市场实现的。
北京普天盛道策划机构总经理雷永军对记者说,伊利按照销量是行业第一,这种龙头企业出现这种事件,自然会对行业整体产生较大的影响。
业内人士认为,这一事件有可能演化成新一轮的国产奶粉的信任危机。目前尚不清楚“汞超标”是仅限于伊利的孤立事件,还是范围更广的全局性问题。如果是后者,危机有进一步蔓延可能。不过,从质检总局昨日表态来看,这只是限于伊利的孤立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