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际上,盛大在5年前就开始考虑做手机的可能性,但时机一直未成熟,到去年才开始正式着手。这是继盛大盒子、Bambook电子书后,推出的又一款硬件产品。盛大手机的确借鉴了电子书的开发运营经验,而集团方面在资金和人员力度支持都非常大:果壳电子这次的项目组动用了300多人,其中的200人都来自盛大集团。
但这并没有完全得到市场的认可,“盛大这几年处于内部机制变革过程,没什么亮点。它的内部规划可能出了一些问题,目标不是那么明确。”但阎小佳则认为盛大推出的智能手机“是一种卡位,有它的正面意义”。
“钱景”
郭朝晖的最终目标是免费提供手机,但并不是所有人都看好互联网公司做手机的前景。
有业内人士认为,目前绝大多数移动互联网模式尚处于培养用户习惯阶段,盈利模式仍在摸索中。“盛大是否可以比百度、阿里要做得好,持谨慎乐观。以做游戏、娱乐的基因,去做硬件、渠道、集成,以及品牌,成功率有多大,要打一个问号。”阎小佳认为。
对此,郭朝晖也表示,果壳电子目前并不急于探索能挣钱的商业模式,“现在谈利润时间太早,盛大手机基本以成本销售,目前处于微亏状态,至于何时盈亏平衡取决于市场策略。”
为了减少不必要的损失,盛大这次显得较为谨慎:6月28日起盛大开始接受预订,但暂时只在官网接受预订,以便于盛大能够更好地了解销售数据,以销带产,从而减少大量铺货造成的浪费。
李方庭表示,“盛大转型需要突出内容优势,转变盈利模式,提升业务的盈利能力,同时大量的人才流失也是盛大需要面临的问题,过于频繁的人员流动不利于企业的发展,盛大需要重点整合旗下业务,并加快企业盈利模式的探索和转型,扭转业务亏损局面。”
不过李方庭也认为,“盛大拥有的产品资源较为丰富,同时资源整合能力强,在行业内也拥有较高的品牌知名度,因而品牌影响力较大。但业务模式亟待转型,产品盈利能力有待提高。随着盛大将业务分拆运营,企业运作的灵活性将会增加,整合成功的可能性也将增大。”
“这几年,盛大一直在以内容为核心的基础之上,提升平台对客户的服务能力,形成了三纵(原创文学、游戏、视频)三横(广告、支付、云计算)的主营业务架构。后三块业务上升非常快。”盛大集团高级副总裁张瑾说。
阎小佳认为,盛大已经释放出转型信号,未来将逐渐明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