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陕西榆林北面相望的是内蒙古的蒙西电网,同陕地电一样,是地方性电力企业。两家地方电力集团联手,无非是一方想摆脱长期以来受困于国家电网的窘境,另一方则是将自身富裕电力输往陕西。
一位知情者告诉《中国新闻周刊》,这场争斗最终以陕西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娄勤俭出面调解而结束,最终,220千伏的输电线路还是穿过了国家电网的330千伏高压输电线。
尽管事情已经过去近一个月,但是陕地电和国家电网同样回避媒体采访,双方均对《中国新闻周刊》表示此事不便于评价。
“目前,220千伏的输电线路已经全线贯通,陕地电在表面上来看已经取得了这次的胜利,但并不意味着双方矛盾彻底解除”。上述知情者说
矛盾待解
尽管舆论对国家电网垄断的打破一片叫好,不过官方表示,魏桥集团向社会用户供电属于违法行为。
中电联副秘书长欧阳昌裕前不久对媒体回应,作为企业的自备电厂,魏桥集团向超越其供电范畴的社会用户供电是一种违法行为。电力法有严格的规定,从国家现行法律来说它是不合法的。
无论是魏桥还是陕西地电,国电冲突的背后,是对国电垄断一种突围。
中国能源研究会能效投资委员会副秘书长韩晓平告诉《中国新闻周刊》,地电问题,基本都是历史遗留问题。地方电力公司所存在的区域,基本都是国家电网在最初并网收网时,没有并网的一些地区,而这些地区都有一些共同的特征,就是比较穷困落后,比如陕西榆林地区和山西吕梁地区。
不过后来,这些地区发现了煤矿、石油等资源,国家电网就想将其再次并入自身所属的电网,但因为当地地电企业已经发展壮大,所以比较困难,在四川、陕西、广西等地都存在这种情况。
据《中国新闻周刊》了解,目前中国电力市场中“幸存”的地电公司主要包括蒙西电网、陕西地电、广西水利电业集团公司、四川水电投资经营集团有限公司、山西国际电力集团有限公司、新疆建设兵团等6家,合计经营13个地级市电网和近400个县级电网。而蒙西电网是除了国家电网和南方电网之外,唯一一家同时具有输电和供电资质的电力企业。
由于地方电力企业一般都是有地方政府所管辖,所以在国家电网同地方电力企业发生矛盾时,地方政府往往扮演一种调停人的角色,而原本两者之间的博弈,最终会变成三者间的权衡。
不过三者间的关系也不是一概而论,厦门大学中国能源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强就对《中国新闻周刊》这样表示,因为各地情况不一样,所以在不同区域三者之间的关系又各不相同。总的来讲,地电量很小,所以跟国电相比较,没有优势可言。
韩晓平在评价国家电网与地方的关系时认为,解决国家电网与地方最好的办法,就是国家电网让地方参股,让国家电网成为国家和地方共同投资的一个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投资主体多元化,这样能反映多方股东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