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特色难与国际品牌抗衡
实际上,本土品牌集体陷入“高库存”漩涡,除了整体经济环境和盲目扩张等因素外,来自国际品牌的竞争和本土品牌在品牌特色上的缺失,也在一定程度影响了产品的销量。
从2010年开始,在国内品牌不断提价的前提下,耐克和阿迪开始通过渠道下沉巩固在中国市场的绝对竞争优势地位。耐克在2011年发布了几款价格在300元左右的鞋子,宣告正式进军二三线城市。阿迪达斯也针对中国中小城市消费者推出价位更贴近二三线市场的产品。
“毫无疑问,面对一双原价300多元的安踏鞋和一双打折完300多元的耐克鞋,打折处理的国际品牌会成为更多消费者的选择。”曾对定价和消费者购买力之间的关系有过系统研究,现在爱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推广部任职的谢志强表示。
“目前本土鞋服品牌最主要的问题依然在于产品同质化、没有形成品牌特色,这样也就导致消费者的黏度很低,在国际大牌的降价策略下,消费者很容易被分流。”业内人士称。据了解,阿迪达斯解决库存的方法之一就是打造品牌的特征,提供其他品牌无法提供的东西,做到人无我有;另外就是做一系列品牌打造的活动,改善消费者的体验,“不仅仅是把货卖给经销商,还让消费者从经销商手中把产品买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