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纳、万达率先出招
不管未来的“牌照”花落谁家,政策落地最终会向哪个阵营倾斜,“中国放开进口片业务,真正打破发行垄断已是迟早的事。”吴鹤沪预判,未来的进口片发行牌照或许不是“终身制”,而是会依据特定的考评标准,允许国有、民营等各类资本背景的电影公司公平竞争。
没必要等新政出台细则了,渴求“牌照”的民营企业出手比想象中还要快。本月14日,博纳影业发布声明称,新闻集团已经决定战略性投资博纳影业集团,将直接向博纳影业创始人、董事长兼C E O于冬购买19.9%股权。完成交易后,新闻集团将成为仅次于于冬的博纳影业的第二大股东。
市场分析人士普遍认为,好莱坞片商二十世纪福克斯公司隶属于新闻集团,博纳此番股权结构调整,有利于扩大其影业发行优势,继续为争夺“第三张进口片发行牌照”铺路。
而就在上周,万达院线斥资收购美国第二大院线集团A M C全部或大部分股权的消息也不胫而走。
作为中国第一家影视娱乐上市公司,华谊兄弟试图稳定电影版权收入的同时,寻找电视剧制作、电影海外发行等其他的收入。去年,华谊兄弟也曾与传奇影业有过合作协议,后来因为各种原因,双方最终取消了合作协议。
横亘不去的障碍在于,“外资公司在中国虽然已经被允许进入厮杀激烈的拍片环节,但发行和院线等收益稳定的环节,政府监管则对外资设定了限制。”新影联院线副总经理高军说。
“而在大陆之外的上市公司,则可以通过V IE (协议控制)方式,引进海外背景股东。这也是在美上市的博纳能成为第一家‘吃螃蟹’公司的原因。”光线传媒有限公司总裁王长田说。(作者:肖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