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这种“傍名牌”的做法遭到不少有识之士的反对。中国政法大学知识产权中心研究员赵占领就对近期频发的“傍名牌”现象持怀疑态度。他认为对于中小企业来讲,这种方式在初期可能比较有效,但是对于企业长远来讲,商标纠纷的法律风险迟早会爆发,比如乔丹体育就属于比较典型的案例。
辽宁省知识产权研究会理事、沈阳师范大学法学教授宋智慧认为,目前,在中国的商业环境里,许多企业都希望能够在短时间里迅速获得巨额的利益回报,少有人愿意踏踏实实经营品牌。知识产权是无形的权利,侵犯知识产权的行为从发现到最后去处理,存在时间和空间的难度,客观上也纵容了一部分企业的侵权行为。
“依靠‘傍名牌’获得的利益就好像一颗有毒的树上结的果子,无论树长得多么枝繁叶茂,结出的果实也不会对社会有益。尤其是已经取得声望的知名品牌,更不应该走‘傍名牌’的捷径,辛辛苦苦树立的品牌和优异的社会评价可能在不知不觉中被减损。同时,国际知名品牌大都有强硬的维权态度和完善的维权机制,我国企业应当意识到其中的法律风险。”宋智慧说。 新华社记者 初 杭
(新华社沈阳5月15日专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