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重“混战”
小米也往低价市场小心翼翼地踏出了尝试一步。昨天它发布了一款低配的手机“小米青春版”,相比标准版的小米手机,这款低价版的CPU主频由原先的双核1.5G降至双核1.2G,RAM由1GB降至768MB,其他配置未变。
黎万强说,小米推出低配版意在满足学生市场用途,限量15万台,售完并无继续布局较低端价位的意图。他说,青春版的配置水准是小米所能接受的体验品质下限。
事实上,低价、追求性价比成为了互联网公司渗入移动终端的标配利器。始作俑者小米手机去年便率先出马,推出双核CPU手机的同时祭出了当时颇具震撼的1999元低价,借此成功塑造起性价比出众的品牌形象,获得不少拥趸,甚至在一年后性价比优势实际已消解不少的今日,仍享受此红利。
这一经验随后也被诸多后来者借鉴。如目前盛大正在酝酿的自有品牌手机同样强调性价比并突出低价特点,目前透出的定价为1199元。不过,盛大手机上市时间尚未确定,此前据知情人士说,已进入向工信部送检阶段。
阿里则成为了目前最为强力的低价策略玩家。在作为一款3.5英寸屏幕的双卡双待智能手机,其699元的市场零售价之外还赠送了500元淘宝红包。此外,据了解自5月17日起一周内,运营商渠道的小黄蜂的999元“0元购机”合约价还将提供5折优惠。
此外,最新的消息是,网易也将杀入千元机战团。知情人士说,这一项目将由网易杭州的一支团队负责。
低价格、低利润,寄望规模化后拓展移动流量变现,至此,已有包括百度、小米、360等加入战团。互联网企业纷纷看好移动互联网,向移动互联网业务布局。王颖认为,互联网用户的增长速度以及增长潜力,已不及移动互联网的用户数,面对信息需求越来越多的用户需求,布局移动互联网是大势所趋。
昨日,国内搜索引擎排名第一的百度宣布加入战局,与传统家电厂商长虹推出一款低价智能手机,由富士康代工、中国联通包销。
“群雄逐鹿”背后:追求流量变现的能力
一位手机ODM商感叹说,看来游戏玩法开始变了。
其中的动因来自一群互联网企业。他们蜂拥进入手机行业,搅动着设计、营销、定价、渠道等每一个环节。
始作俑者是小米,去年它开启了国内互联网侵入手机终端业的先河。小米近期宣布已销售了200万台手机,即便是此前曾嘲弄过它的一些传统手机厂商人士也承认,它看来至少暂时站住了脚跟。
小米联合创始人黎万强说,卖出10万台得免速死,卖出百万台算是得到了一张正式入行的门票。
小米的成绩刺激一众互联网大佬陷入躁动。阿里去年几乎与小米同期杀入手机业,并率先正式推出了第二代产品。而盛大、360、百度、网易等似乎都是今年正式大举进入。
它们有着各自不同的意图。不过,它们的终极目的相近:先占据移动互联网硬件入口阵地,借此或扩张或稳固其流量入口,最终争取到在新时代的流量变现能力。
为此,它们几乎齐刷刷地选择了低毛利、低利润。当攻城略地号角响起时,“免费”或“准免费”条件反射般被祭起,烧钱换用户、时间换空间,一切轻车熟路。
这正是前述那位ODM商感慨的原因。功能机时代已然过去,定义者应用价值的新来者们从一开始就选择了血拼战法,它们尚有未来流量变现的希望可憧憬,而脱胎于硬件制造业的老玩家们则苦于新利润点的开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