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不说,我本人很不看好李宁的这种战略举动。原因如下:
第一,从李宁企业战略来看。李宁的企业品牌和产品品牌为一,如果发展的好,新品类上市可以借力,但发展不顺的时候,不但不能借力,还会影响到原有的品牌价值;对新产品和新品类的发展也起不到任何的促进作用。
第二,李宁最大的问题就是品牌问题,尤其是品牌老化,而主要不是什么渠道,店铺的问题;消费者群年龄偏大且在不断流失,新的消费者没有吸引过来。李宁品牌的核心价值已经模糊,其定位和传播也经常摇摆不定,严重影响了跟消费者的沟通。
第三,品牌模式。如果有足够的魄力,何不启用新的品牌,至少也可以用主副品牌的模式。李宁是企业品牌也是产品品牌,给童装再起一个名字,如李宁xx童装。如果可能就用独立品牌最好,跟李宁分开,因为现在这个状态,借李宁的势,开拓童装,效果一定不会好,原因在上面已经分析了,是借不了也借不到力的。
第四,最最关键是还是要重塑李宁的品牌形象。从发掘核心价值开始,找到最优的表达核心价值的策略、通过精准的、反复的传播,打动消费者,最终形成跟消费者身份和心理吻合的品牌联想。其实,这就是一个完整的品牌重塑、品牌规划和传播的过程。尽管李奥贝纳在李宁身上的品牌重塑(改变)被证明是失败了的,但我认为,李宁在品牌重塑上的努力还是继续要实行“改变”才对,但这种改变不是完全屏自己的主观的,还要考虑到你的现有顾客和潜在的未来的核心消费群。
一段时间不要做太多的事情,也不要从很多方面进行传播,选择一个方面,一个或两个媒体资源形式就好了,也许你的规划并不是最好的、策略也不是最优秀的,但坚持一个方向,同一个声音,一定会出来效果的。
“病急乱投医”这句责备的话好说,不过,我们没有身临其境,因为有现实和业绩的压力,也有股东的压力,管理层考虑问题肯定是业务发展和业绩导向的。但我们不能忽略根本,因为驱动李宁发展的主要因素已经出现了严重问题。品牌规划、重塑、传播、消费者沟通也许比单纯的强推一个新品类好。
如果一切理顺了,品牌的消费者价值感得到了体现,再来推出新品类其成功的可能性会更高。希望曾经国人的骄傲——李宁,走得更高,更好! (作者 蒋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