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家乐福、沃尔玛等多个零售巨头,永旺的脚步显然慢了一拍,但这并不影响永旺对自有品牌的信心,其负责人表示自有品牌的数量将会在年内扩至500种,而在两年内数量还会翻番。据了解,TOPVALU(特慧优)在日本拥有6000多种商品,年销售额达到5000亿日元。
与此同时,和记黄埔旗下屈臣氏集团的连锁超级市场百佳表示今年会继续扩大自有品牌商品的种类和销售,大润发、苏果、乐购等品牌也表示将会加大自有品牌的发展力度。大润发相关负责人认为,未来几年,中国商超自有品牌将会进入“黄金期”。
经过数年的发展,原本默默耕耘的商超自有品牌,真的迎来了春天吗?
自有品牌利润诱惑
“对消费者来说,购买自有品牌产品的价格更低,对于零售来说,销售自有品牌的利润常常达到30%以上,几乎是其他品牌的2倍。”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华南超市负责人说。
随着连锁超市竞争日趋激烈,单纯的商品销售利差明显趋薄,越来越多的零售商相信通过对自有品牌的开发,能够在降低成本的同时保证自己的利润。
业内人士称,现在,自有品牌已发展成为零售商与制造商争夺营销渠道与顾客忠诚的一个关键点。
“未来5年,苏果自有品牌品种将拓展到2000种以上,销售额将突破40亿元。”苏果超市负责人对记者表示,到2015年苏果自有品牌品种销售将占整体销售额的10%。目前,苏果自有品牌涉及干货、日杂、针纺、果蔬、水产等九大类商品,仅苏果大豆油一类一年的销售额就超过4亿元。而在乐购,自有品牌和农超对接保有率已达80%,拥有123家直采基地,共1400多种直采品项。
永旺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由于开发自有品牌无须支付品牌使用费,商品从生产商手里可以直接到达销售企业的配送点,减少了商品供货代理的中间环节,大大降低了成本,同时还可以节省大量的广告宣传推广费用,所以一般自有品牌的商品比一般商品要便宜。
“在一定程度上自有品牌的开发可以增加超市自身的盈利能力。”广东商学院流通经济研究所所长王先庆(微博)确认。他分析说,零售业作为渠道终端,竞争越来越激烈,零售差价空间越来越小,超市普遍选择提高自有品牌的比例提升利润空间。“一方面超市可以及时了解和掌握消费者信息,另一方面可以根据自身门店的需求来调节产量,有利于以销定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