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其他同行相比,实际上中邮速递在国内最有资本做好网络购物这块业务,因为,该公司有全国最全最大的网络体系。
从业务设计和募资投放上看,“整体团队是走稳健路线”。徐勇认为,中邮速递业务上聚焦于快递和物流,是因为该公司尚无能力做其他业务,上市的首要目的是需要确保其快递市场份额。
但这种保守做法,可能令市场对其业绩增长产生担忧。中邮速递旗下中国邮政航空公司,目前拥有16架全货机、24个通航节点城市,承担着EMS绝大部分的异地航空运输任务,运输量占EMS运输总量的40%以上。按照计划,2015年中邮航机队规模将超过30架,通航站点达到38个。但记者从其募资去向上发现,中邮速递仅仅准备出资8.08亿元用以留购融资租赁7架飞机,2014年留购2架,2015年留购5架。
以此推断,中国邮政航空原计划在2015年成为中国最大的货航机队,几乎成为泡影。记者还注意到,截至2011年底,中国邮政航空总资产13.8亿元,净资产仅1.6亿元,2011年该公司的净利润亏损44.02万元。
与中国邮政航空一样,中邮速递下属三分之一子公司存在亏损状况。招股说明书显示,在其控股子公司中,共有36家全资子公司,但包括天津、辽宁、吉林、四川、西藏、陕西、甘肃、宁夏、青海9省的邮政速递物流有限公司及邮航与南京集散中心等11家子公司在2011年度均发生亏损,占总子公司数量的30.6%,总计亏损额约1.38亿元。
上市之后,中邮速递的这些子公司能够顺利扭亏?业内人士表示有待观察。“如果未来做整体上市,将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纳进来,才是真正会对中邮速递的业绩产生有力保障。”刘建新表示,按照UPS、日本邮政等公司的业务架构,均有不小的金融板块,既可以吸引客户、完整其供应链,又可以降低融资成本。不过这一业绩大饼几乎不可能发生,记者从业内获悉,邮储银行也一直在谋求独立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