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在中国速递设立至今不到三年时间内,偶发性关联交易也已达12项。如向大股东邮政集团的联营企业融资租赁飞机,向股东四川省邮政公司、陕西省邮政公司采购物流车辆,向邮政集团下属企业采购电脑设备,甚至向关联方中国邮政储蓄银行购买理财产品。
2011年4月,中国速递子公司江苏省邮政速递物流有限公司曾向中国邮储江苏省分行购入人民币保本理财产品共计5000万元,年化收益率为4.5%。后于2011年7月28日赎回全部本金。
另外,在2009年至2011年的三年内,中国速递国内速递收入分别增长了14.51%、12.88%和16.36%,尽管保持了平稳增长,但速递业务增速水平还是低于规模以上快递企业的整体水平。
据国家邮政局的统计,2009年至2011年,全国规模以上快递企业分别实现业务收入479.0亿元、574.6亿元、758.0亿元,同比增幅分别达17.3%、20.0%和31.9%。
但中国速递辩称,这主要是由于公司收入基数相对较大,并且公司主要通过直营方式经营快递业务,使扩张速度低于加盟模式。同时,公司强调收入与利润并重,因而放弃了一些不盈利的业务与市场。(记者 谷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