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投资,PE心态”。中国移动互联网产业联盟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李易这样描述一些在互联网早期项目中涉足人民币基金的状态。在他看来,互联网行业的热潮正在吸引着大批资本涌入这个行业,其中不乏一些从未涉足这个领域的人民币基金进入早期互联网项目。但是,由于他们对互联网并不了解,盲目跟风极容易导致投资失败。“就我目前看到的,大多是人民币基金与创业者产生的矛盾,主要是人民币基金运作不规范,不理解互联网运营模式。”李易指出。
对此,深圳东方赛富董事长、创始合伙人刘俊宏认为,人民币基金往往习惯于短平快的赚钱方式,再加上人民币基金的LP并不成熟,对回报要求非常急,从而就给GP(即一般合作人,不出钱,负责找项目进行投资的)带来非常大的压力。
面对国内不成熟的LP压力,很多人民币基金还是纷纷做早期项目。当然,国内人民币基金涉足早期项目的,也不乏成绩不错的创投机构,像深创投、创东方等基金,早期项目都给他们带来了上千倍的可观回报。但需要提醒的是:做早期投资,最重要的是需要深入了解行业,把握趋势。
另外,对于传统产业项目和互联网早期项目的投资,其实是两种不同风格的投资,对投资经理的知识结构要求也不完全相同。传统产业的项目很多处在Pre-IPO阶段,投资人对它的判断主要体现在财务分析、行业与企业的成长性、工商法律、券商规范、行业地位要求等方面;而对于IT早期项目,投资人更多地会聚焦在行业趋势、团队能力、技术突破、商业模式等方面的分析上。
如果投资机构想从传统产业转向新IT早期项目的投资,首先需要在募集基金时,就应与LP有一个良好的沟通,充分说明早期项目投资的风险所在,并在此基础上对投资管理团队和投资决策体系进行必要的调整。
对此,李易还提醒:人民币基金还需要有一个容忍失败的胸怀。毕竟互联网项目的失败率太高了,而人民币基金又喜欢短平快的生意,因此在早期进入时,最好不要有PE的心态。这种心态其实是很不负责任的,很难在中国培植出一个好的创业环境。
创业者应唱主角
“投资人决不能对公司的经营指手画脚。”这是京东商城董事局主席刘强东的言论。然而,“资本决定话语权”却是许多创业者的感触。
资本方与创业者的分歧事关企业生死,究竟如何妥善处理双方的关系?记者在采访了多位比较成熟的投资人后发现,他们处理与创业者的关系时的理念是异曲同工的。
我们是以资源支持的角色来对待创业者的。创业者唱的是主角,而我们在选择创业者时,主要是在战略上、风格上做好了解,基本保证不会出现中途分离的情况。创业者在选择资本时,也需要在前期做好对投资方的了解,比如对方过往的项目投资经验,合伙人的经历中有无投资过与自己的创业项目类似的项目等。
首先,创业者要调整心态,踏实地做项目。在刚开始的时候,别和投资人把前景说得太美好,风险也要说清楚,而投资人也应该理性对待项目前景,看不清的不要做。
目前东方赛富每只基金50%的项目,能够投资于三年之内成功上市的企业,30%会投在三到五年之间能够成功退出的项目。就目前的市场状态而言,确实在一些早期项目中,出现了一种泡沫现象:即为了做概念,盲目说自己的项目概念有多好。实际上,投资机构对早期项目看的多投的少,并不是对早期项目过于挑剔,而是这些项目必须禁得住推敲。
由于地缘优势的特点,国内的VC比较贴近市场,也贴近企业家,而早期项目的投资往往是在相互之间非常了解的情况下,走到一起做股东的。创东方就和创业者贴得很近,不论投资与否,都会给初创型企业以战略性的辅导。
对于投资的企业,我们会坚守以创业者的经营为主,根据企业的需要积极地做好投资服务。比如规范企业中财务、人才管理、工商法律等问题,并补充企业所需要的市场资源。
实际上,最有效的投资服务是投前服务。我们接触到许多初创型企业,他们的团队很优秀,产品和商业模式也都很有潜力,但往往缺乏长远的经营战略和大的企业梦想,这主要和他们现有的资源不足有相当的关系。于是,我们会提出合理的经营规划和模式,让其在一定的资金规模下达到相应的战略目标。这样,企业就会朝着正确的方向持续良好地经营下去。一个真正的项目投资下去,2/3的精力是用在服务上的。
投资本身就像是一种赌博,要有愿赌服输的精神。我们投资就是赌人,赌对了,投资人什么也不做都能赚大钱,而且还要从内心深处尊重创业者。我们也不会折腾所投资的企业,企业不找我们,我们也不会找企业,而如果企业找我们帮忙,我们就会调动整个投资团队的资源去帮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