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上,如《天使艾米丽》与《两小无猜》这样的小成本制作,根本不能和好莱坞商业大片的市场影响力效应相比。但是法国顶级奢侈品大亨们宁可挺着,也不把高昂的代言费用砸给美国。而更多业内人士猜测,也许在代言费用方面,奥黛丽·塔图与玛丽昂·歌迪亚的经纪公司给出法国品牌更好的折扣。
“事实上,香奈尔与迪奥作为法兰西瑰宝,他们选择了它们自己的路。让导演皮埃尔·热内与杨·塞谬尔手中的两张一姐牌最后花落两家重量级品牌,也可以说是法国商业社会尊重民族艺术文化的结果。”中国著名电影演员高圆圆经纪人这样告诉记者,“恰恰,他们在挽救自己品牌定位的同时也在挽救法兰西电影。在代言费用方面上百万欧元的投入,是肥水不流外人田了。”
中国本土品牌如何出手
无论法国品牌还是英国品牌都在经历市场低迷期,整理找寻自己民族品牌的血统。在定夺品牌代言人这件事情的过程中可以略见一斑。而更多中国本土品牌却并不十分关注自己国度的明星,他们似乎认为国际明星更大腕、港台明星更有品。
最近,波司登集团旗下冰洁品牌请韩国歌手张娜拉来作为形象代言人,男装系列则用王力宏来做代言人。
“事实上,王力宏虽然在音乐创作中很注重中国元素,但是他的生活方式还是比较西化的,因为他出生成长在美国。本土品牌想要甩掉一个‘土’字,自然无可厚非。但是这两年本土品牌在代言人方面的亲洋风似乎越刮越厉害。比如,本来用濮存昕做代言人的罗蒙品牌,后来用方中信,后来又用刘德华,就是想甩掉这个‘土’字,而美特斯·邦威也从周杰伦换成《越狱》男主角温特沃什·厄尔·米勒。这几乎变成了强劲的风,让更多本土品牌认为只有洋代言才能拉高品牌定位。”某资深品牌专家告诉记者。
有业内经济专家表示,在电影经济与时尚经济联系紧密的今天,很多更有远见的品牌会选择本土艺人来作为品牌形象代言人。
因为穿衣时尚品牌经济为电影经济输入资本血液,同时也为本土电影艺术成长助力,而好的本土电影经济能更好的扶持本土时尚品牌。
电影与时尚,无论从经济还是文化角度来看,都是可以相互作用、相辅相成的社会符号。但本土品牌却不善于打好这张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