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方式,闯市场,唱主角的要有一批能够做大做强旅游产业的企业主体。规划思路中,培育“航母级”旅游企业和扶持中小旅游骨干企业成为提升旅游企业竞争力的主要途径。实行“一企一对策”、推动旅游企业的资本重组和支持大企业投资大项目。
一系列措施的出台希望到“十二五”末实现
全省至少有10家旅游经营收入年超3亿元,资产总值达数十亿元以上的“航母级”领军企业;
至少有50家充满强劲活力和发展后劲的中小企业得到扶持而快速成长,一批规模大、影响大、运作规范的民营文化旅游企业也脱颖而出。
构建四川特色旅游产品体系
“四川该如何在国内外旅游市场上更加突出自身的品牌和形象?”规划的讨论中,参会人士抛出这一问题。
“继续强化‘天下四川,熊猫故乡’的旅游总体品牌形象,大力在国内旅游市场深植 ‘四川好玩’的市场形象,积极创新海外细分市场的品牌形象,逐步构建国内外不同细分市场的旅游形象品牌组合格局。”规划思路提出。
省旅游局表示,今后将着力打造高端生态旅游产品、特色文化旅游产品、乡村旅游产品以及新兴专项旅游产品等,构建起具有四川特色的旅游产品体系。
“四川好玩”,品牌如何才能叫得更响亮?
旅游信息化建设和标准化建设的步伐将会加快。“十二五”期间,“1(省)+21(市州)+181(县市区)+n(企业)”四级一体的旅游信息综合应用平台将会全面铺开,与国际标准、国内标准、行业标准相适应的四川省旅游标准体系也将建立起来。
推进区域旅游纵深合作。成渝经济区、川黔渝、川陕甘、川滇藏等跨区域的线路统筹和合作,将会构建起无障碍的旅游协作机制,让“四川好玩”的品牌形象传得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