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回头来看,还是制度体制的因素。”前卓望人士说,“比如体系内做的话,还是按照招标走流程的运营商思维。”另外,由于KPI文化的存在,数据业务的考核被写入到KPI的指标当中。一方面让地方发展移动互联网业务的积极性大增,另一方面导致乱象也开始出现。
“王建宙的风格倾向于战略布局、制定方向,对下面的具体事务,放权比较多。”内部人士评价说。地方大员手握重权,又缺乏有效的制衡,于是出现了SP/CP公司对体制内的腐败。
王建宙在任后期,中移动“大象快跑”背后问题也开始逐渐显现。特别是伴随监管部门出于竞争考虑的有意平衡,“电信重组”、“3G发牌”等行业政策的大变化都有“制约”中移动之意。
中移动一家独大的局面无疑正在受到挑战,从2009年开始,中移动无论是在营业额还是净利润上,增长幅度都已经跌落10%以下。
守业时代?
“政策等外部环境的影响确实对中移动的增长造成了阻碍,竞争对手的发展速度明显加快。”电信分析师付亮告诉记者,但他认为移动并没有走下坡路,而是由高速增长期变成稳步发展。
3月22日,就在中移动宣布王建宙退任当天,它的竞争对手中国联通(6000503.HK)发布2011年业绩报告,联通在2011年的收入达到了2091.5亿元,同比增长22.2%,增速居行业首位。
事实上,在外部环境大变的情况下,中移动以前一路高歌猛进大发展的条件已经不复存在。最具优势的2G用户趋于饱和,中移动TD-SCDMA的产业链落后于其他竞争对手的3G制式,4G的TD-LTE又方兴未艾,政府仍未放松对中移动的非对称管制。
所以在一位内部人士看来,现任总经理李跃的风格或许更适合现在移动所面临的环境。王建宙卸任之后,董事长兼党组书记奚国华、总经理兼上市公司CEO李跃称为中移动的领导核心。
事实上,在王建宙逐步退居后台的过程中,李跃已经开始了对中移动的一系列调整。这项被业内人称为“李跃新政”的改革开始让中移动倾向于更加低调、务实。
在移动内部员工眼中,李跃升任总经理之后,做的第一项工作就是“收权”。
特别是在数据业务方面,李跃把与卓望的合作模式由“收入分成”改为固定劳务费的“外包”。另外,加码中移动自有的九大业务基地,把飞信、12580等业务收为基地直接接管。
在TD-LTE的发展上,李跃也更加务实。一方面继续推动之前王建宙在国际化方面的合作,推动TDD与FDD的融合。另一方面,积极寻求和地方政府在“无线城市”方面的合作。
而接替王建宙董事长职务的奚国华,曾任工信部副部长。内部人士称,奚国华的风格也颇为“强势”,对发展移动互联网,推动中移动“GSM、TD-SCDMA、TD-LTE与WLAN的四网融合”等方面有清晰的战略。
无论如何,中移动目前仍是全球最大的运营商,但竞争对手们正在通过3G的发展迎头赶上。如果说“大象快跑”是王建宙任期的最好形容,那么“大象”调整步伐之后,如何保持稳步的增长,“守住”中移动业已建立的行业优势地位,这将是继任者需要交出的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