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1.8%的分红率在美国市值超过100亿美元的科技类公司中排名第十,略低于微软的2.5%和惠普(微博)(HPQ.NYSE)的2%。在苹果宣布分红后,谷歌成为美国唯一一家市值超过1000亿美元但不分红的科技企业。截至发稿时,谷歌股价微跌4.98美元至629美元。
是追踪短期分红利息,还是希望长期捆绑并分享苹果公司的发展效益,分得多就一定好吗?
公开资料显示,微软从2003年开始,在至今长达8年多的时间里,几乎每季度都派发股东分红,分红股息从每股0.08美元逐步小幅递增到最近的每股0.2美元。
相比之下,IBM(IBM.NYSE)的分红历史堪称悠久,从1913年开始每季度分红,幅度基本以每股1美元左右上下浮动,但从1993年左右开始减少并一度走低到0.12美元,但之后又逐季度提升至最近的0.55美元,迄今为止IBM已经进行了共388次派息分红行为。
一名美股投资人士对本报记者表示,上市公司分红多并不一定是好事,因为这代表公司对账面现金缺乏投资渠道,业务增长扩展到了顶部,无法再保证收益率,所以决定把现金返还给投资者。
一名自称已持有苹果股票超过3年的美国小股东告诉本报记者,自己真正关心的是苹果的后续发展,换句话说就是苹果公司会怎么用账上的钱。
“我不会抛股票,除非苹果公司宣布有新产品研发的消息,比如苹果电视。”上述人士说。
甘剑平的观点则是,如果哪天他和果粉感觉苹果的新产品不再令人激动时,他就会卖掉手中的苹果股票。
虽然目前暂时无法判断苹果公司的后续发展和分红策略,但从IBM的分红轨迹看,这的确验证了大公司分红和发展之间的背后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