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家观点
吴敬琏 经济体制障碍没有消除
本报讯 (记者邢世伟)昨日,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12”年会上,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吴敬琏表示,从2011年“十二五开局之年”来看,经济体制障碍没有消除。
吴敬琏称,从对十二五第一年做评估的结果看,2011年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和产业升级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投入太多,成本太高,用这样一个方式要来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是不可持续的。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吴敬琏称,主要的原因是经济体制障碍没有得到消除。
吴敬琏表示,在目前形势下,各个方面的顶层设计和地方创造性主动实验都在进行,包括国企都在研究顶层设计方案。“地方有一些实验是很值得注意的,比如说上海国有资本退出几十个行业。”吴敬琏表示,这些都在为改革提供经验,也会对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产生影响。
张维迎 国企是中国成长的障碍
本报讯 (记者 邢世伟)昨日,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12”年会上,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原院长、教授张维迎(微博)表示,国有企业已成为未来中国成长的最主要的障碍之一。
张维迎称,未来几年,中国在经济领域上要做三件事情,一是国有企业的私有化;二是土地的私有化;三是金融的自由化。
谈及国有企业的问题,张维迎说,很难想象在国有企业占到如此大的比重、如此重要的地位的情况下,中国能够进入真正的资产经济,国有企业已经成为未来中国进一步成长的一个主要的障碍之一。
“这件事情本身并不难。大量国有企业,尤其中央的国有企业都已经上市,他们的股票都有价格,可以通过市场转让这些股份到非国有部门和个人,也可以通过像英国那样半转让、半赠送的办法分给普通的老百姓。我想如果这个步骤采取之后,中国居民的财富就可以得到一个比较大的增长。”
■ 相关新闻
财政部重申完善结构性减税
谢旭人称,将从增加居民收入等方面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
本报讯 (记者李蕾 邢世伟)财政部部长谢旭人昨日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12”年会上强调今年将重点完善结构性减税政策,减轻企业和居民负担。他同时表示,将从增加居民收入、加大对民生的投入等四个方面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
重点减轻企业和居民负担
财政部数据显示,2011年我国税收总收入接近9万亿,同比增长22.6%。同期财政收入首超10万亿,增长24.8%。去年的GDP增速则为9.2%。根据专家的测算,我国政府收入占GDP的比重在35%左右。
在刚刚结束的全国两会中,不少代表、委员提交了关于减税的提案和议案。全国人大代表、复星集团董事长郭广昌表示,应总体降低企业税负;全国政协委员、国家税务总局原副局长许善达称,政府收入占GDP比重已不低,对小微企业的减税力度还可加大。
谢旭人昨日表示,将重点减轻企业和居民的负担。具体措施包括,落实个人所得税法;进一步实施好提高增值税、营业税起征点等减轻小型微型企业税费负担的政策;对微型企业今年要进一步实施所得税减半征收的优惠政策;开展好营业税改制增值税试点;降低部分进口商品的关税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