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这种四处“代工+贴牌”,使得“顶尖”走下“神坛”不足为奇。早在2008年6月,浙江工商执法人员抽取了奢侈品牌LV杭州店正在销售的三款背提包,检测报告显示,这三款送检的背提包的皮件中没有一块“显示身份”的标识,因此为不合格产品。
早在2008年6月,上海工商局在Liu. Jo品牌服装店里,检查人员发现绝大多数服装都只有英文标识,销售人员辩解说这是为了突显其国际名牌效应。而阿玛尼服装标识也含糊不清,例如,一件阿玛尼女式内衣标签上仅含糊地注明纤维两字,消费者搞不清这“纤维”指的是棉、羊毛、真丝还是化学纤维。此外,服装标识中英文成分说明不一致,也成为阿玛尼被检质量不过关的重要原因。
业内人士认为,频繁的质量门产生与诸多企业毫无节制的成本控制不无关系。2008年全球爆发的金融危机让各大企业都感受到了巨大的生存压力,企业不得不采用削减成本的办法以维系运营。尤其在汽车、家电、IT、时尚服装等与消费者密切相关的产品领域,竞争更为激烈,这些领域中的诸多国际品牌为了占领更大的市场份额、谋求利润的最大化,便在产品生产及市场营销、售后服务等环节最大限度地压缩成本。但如何运用削减成本的策略助力生存和发展也是一个极为复杂的问题,如果运用得当,则可挽救企业与将倾之际,反之,则可将企业置身于生存还是毁灭的危险境地。“质量门”就是后者的最好例证。
这次集体爆发的质量门和服务问题也给世界顶尖大牌敲响了一次警钟,对我国服装企业也是一次提醒。如果这些顶尖大牌肯知耻后勇,及时行动、最大化地为消费者挽回损失,并且对问题根源进行调查才能真正体现企业责任。然后进行品质的再塑,重新获得用户的青睐并不是没有可能,关键还是看它们是不是有这种决心和诚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