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由于哈药总厂多年存在的污染问题,哈尔滨市政府一直敦促其重新合理选址,加之工厂周边高校和楼盘日益密集,企业本身的发展空间也亟须重新规划。
“搬不好可能一蹶不振”
由于哈药总厂多年存在的污染问题,哈尔滨市政府一直敦促其重新合理选址,加之工厂周边高校和楼盘日益密集,企业本身的发展空间也亟须重新规划。
但对高污染高耗能的原料药生产车间来说,在哈尔滨有限的周边地区选择一块合适的地段已经非常困难。
“5个因素是必须考虑的:附近有能源、有玉米原材料产地、24小时化学反应需要自备电站、庞大吞吐量需要有专门的铁路运输线,以及符合环保要求。”马杰对记者表示,“5个条件都能满足的地方,已经几乎没什么选择了。”
“按照计划,这个月中旬将最终签约异地搬迁,对一些高污染车间重新选址到城市下风向地区,并按照新技术水平设计厂房,从技术上减少污染。”马杰告诉记者。
但目前,最终的落址仍没有最终确定。
选址之外,巨大的资金投入也是哈药股份目前纠结的关键。
此前,有业内专家评估,哈药股份此次异地搬迁新建工程将可能耗费将近百亿资金。
昨天,哈药股份方面对这一数据未做正面回应,但马杰在采访中确认,此轮开销将毫无疑问以“十亿”为单位。
“搬好了,可能就上个新台阶;搬不好,可能就从此一蹶不振。”哈药集团宣传部长高也表示。
哈药股份也曾在2010年年报中对此做出影响预估——由于异地建厂的投资巨大,原料药产品的附加值低、利润空间微薄,预计投产后2~3年内将不具备竞争优势,因此“极易造成企业处于亏损境地,造成企业无法生存的后果”。
把环保放在第三位
“原来原料药占大头,现在已经慢慢转向了制剂产品为主。”马杰向本报透露。
哈药总厂此举,是期望提高整体利润和产品附加值,摆脱传统原料药高污染、高耗能、附加值较低的困境。
事实上,此前的50年里,哈药总厂在业内一直是中国抗生素原料药和粉针剂最大生产基地之一。
不可否认的是,由于有40余个品种在国家基本药物目录中,在国家平均降幅23%的药品强制降价后,哈药总厂表示感受到了盈利压力。
“从去年底开始,今年可以说是我们有史以来最艰难的一年。”马杰向记者表示,“一头是原材料、水、电、人工都在涨,另一头是药价持续在降。”
但是就整个上市公司而言,西药的利润率依然颇高。哈药股份2010年年报显示,该公司主营业务中,西药的利润率为38.73%,同比上升4.81%。
尽管如此,哈药股份的环保投入动力已经显得不足。
哈药股份昨日向本报记者提供的数据显示,1999年以来,该公司累计环保投入4亿多元,每年运行费用5000万元,今年后一项费用预计在7000多万。
但环保部相关调查组却明确表示,较之2008年以前,哈药股份近年来在环保上的投入力度并没有增加,仅是维持,“在生产、效益和环保三者的关系上,哈药还是把环保放在了第三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