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鸡尾酒会结束后,宾主入席。这是一次德国菜和中国宴席习惯的奇特搭配,除了圆桌上转盘内的菜品以外,交杯换盏都宛如国内的商务宴请。窗外下着小雨,阴冷幽暗;室内却温暖如春,壁炉的火苗和柔和的光线将气氛烘托得更加融洽。
有的企业看起来并不十分缺钱,它们在德国上市考虑的是品牌战略,来自福建的成衣企业金豪集团就是如此。这家企业今年刚刚在德交所初级市场融资9000万欧元。“上市之前我们就还了兴业银行的贷款,资金上我们没有问题。”金豪集团执行总裁张宇说,“但是我们现在做品牌,在德交所上市在这方面有帮助。”
金豪集团1985年从小作坊起家,在2005年之前一直代理Ports的加工业务,与欧洲品牌的渊源很深。德交所上市公司虽然以工业、汽车、化工和能源等行业为主,但是消费品牌企业的市值也达到了774亿欧元,仅次于银行保险。“国内很多人不知道addidas和SAP是德交所上市公司。”阮宇星调侃说。
小心,骗子出没
中国企业赴德国上市给中介机构带来了生意机会。不过,与早期的赴美上市一样,机会的一旁也总是遍布陷阱。
截至目前,已经有5家企业在德交所高级和一般市场上市,5家在初级市场上市,另有15家企业在公开市场(准入市场和首次准入交易所)挂牌。可见,多数中国企业规模很小,其上市的融资规模也是迷你型的。这就造成感兴趣的投资银行并不多,现在主要是一些中小投行专注于中国企业的上市业务。
王久华告诉记者,并不是大投行一定就好,中小投行反而愿意投入更多的精力和资源。中德环保的投行是德国本地的奥本海姆,在2009年底被德意志银行并购之前,奥本海姆一直是最主要的中国企业德国上市项目承销商。
不过,投行在整个上市进程中至关重要,如果在这个环节出了纰漏,后果很可能是难以挽回的。在欧洲,中小投行的水平也是参差不齐,特别要提防的是有不良记录的投行。这些公司利用了信息不透明,鱼目混珠,让一些不了解情况的中国企业深受其害。
记者在法兰克福就遇到这样一家香港企业。该公司目前只是在德交所准入市场挂牌,尚未实现融资。除了规模太小以外,用这家公司老板的话说,就是上了不良机构的当。“他们好说歹说让我们来挂牌,但是挂牌之后就不管了。”这位老板说。在22日晚的宴席上,与周围成功上市的企业家相比,他整个晚上都情绪不高。
从事德国上市顾问业务的丁南燕告诉记者,骗子投行的手段往往会很恶劣。她举例说,曾有连续多家企业在同一家投行手上“做砸了”。这家投行拿到业务之后,不但收取投行费用,还拿了一定股份在手上。企业挂牌后,还没等融资,就先通过炒作炒高价格,然后抛售套现。这种做法不仅伤害了投资者,也使得相关企业名誉扫地,失去了在欧洲市场最为看重的信用,再想融资几乎是不可能的。
另一位提供顾问服务的人士张之星说得更直接:“该花的钱得花,该等的时间要等。”虽然德国上市没有实质性的审批,也无需排队等待,但是为了最后能够赢得投资者信任顺利实现融资,需要聘请有经验的顾问,有水平的会计师行,以及拥有过硬销售网络的投行,并且做好充足的准备。
“我想这还只是个开始。欧洲与中国合作的最大优势在于,我们不是一个超级大国。欧洲应该抓住机会,敞开胸怀。”德意志银行前任首席经济学家Norbert Walter在日前举行的德国资本论坛上说。
对于中国企业来说,以德交所为代表的欧洲资本市场也是它们的机会。问题只是在于先想清楚,除了融资以外,欧洲还能给它们带来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