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智伟业策划专家
品牌策划管理专家
闽南企业管理网
闽南企业管理网
 品牌总网 >> 新闻中心 >> 品牌聚焦

让星巴克咖啡带上“中国味”


[  中国时尚品牌网    更新时间:2010/11/19  ]    ★★★

        摘要:这个小小的咖啡搅拌棒也可能影响星巴克食品的完全标准化,因为不少咖啡搅拌棒是塑料制品,在高温下会散发一些物质,从而影响口味和健康,所以星巴克的研究人员用了一年多时间,对这个搅拌棒进行了研究和改进。

  爱情承诺 令他隐退回国

  此次星巴克咖啡公司四大巨头齐聚昆明,并且宣布如此重磅的在华战略,引来了国内外几十家媒体的关注。上周五,对王金龙的专访也未能像原本与其公关部沟通的如此顺畅。面对“车轮战”式的群访,王金龙自始至终都保有儒商的气质,任提问如何犀利,回答起来也是不急不慢,滴水不漏。

  采访间歇,星巴克公司公关部的员工和记者聊了起来,“王总对媒体并没有过多的谈起过他的家庭,但据我们所知,他很重视家庭,对妻子更是疼爱有加,是个百分百的好男人。”手下员工的褒奖并非空穴来风,2000年,王金龙在美国已拥有了相当优越的生活条件,但是,思乡的情结一直在他和妻子的心头挥之不去。在国外工作了20年后,他终于兑现了曾向妻子许下的诺言,那就是“总有一天我要带你回家,回到中国。”为此,王金龙和夫人于2000年一起回到中国定居,并开始在国内创业。

  卖咖啡 卖的更是服务

  1986年,Howard Schultz购买并改造了星巴克,17年后的今天,星巴克已经成长为了全球最大的咖啡零售商、咖啡加工厂以及著名的咖啡品牌。在华尔街,星巴克是持续增长的典范,它的股票(包括4次配股)上涨率超过了2200%,其总回报超过了老牌的蓝筹,如沃尔玛、通用电气、百事可乐、可口可乐、微软和IBM。有许多人分析认为,是星巴克所刻意营造的“体验式消费”成就了星巴克的传奇。无可否认,以咖啡为主营商品的专业零售连锁商,由于缺少突显于竞争对手的专有技术,其所提供的咖啡及附加服务的独立性并不强,极易遭致竞争对手的模仿甚或进一步的改进和超越。为了在与竞争对手的角逐中鹤立鸡群,特色独显,星巴克营造的“体验式消费”几乎成了星巴克特有的代名词。

  1999年,星巴克进入中国,目前门店数量已经超过400家。与美国市场一样,王金龙将“体验式消费”也带了进来。大家都说,星巴克在中国的成功是被小资捧红的,王金龙表示,随着国人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开始寻找休闲场所和闲适的生活方式,星巴克的优质服务及其“第三空间”理念引起了顾客的共鸣。星巴克成为了人们交流、见面、约会、聚会和独处的理想去处。它恰如其分地迎合了中国社会对于远离尘嚣休闲场所的需求。此外,充分尊重中国历史悠久的传统文化,在门店设计、地方食品和饮料供应等方面完美的结合了起来。

  从一根搅拌棒 看细节

  “细节是决定零售企业成败的关键”,这是王金龙在星巴克多年工作中的体会。他说:“企业的失败可能就是由于某个细节没有做好。为此,星巴克食品在细节上要求非常严格,并投入了大量经费以更新材料和进行人员培训。”

  为保证星巴克咖啡的口味,星巴克对其咖啡冲泡程序有严格的规定。在咖啡的整个制作过程中,多一秒钟都会有区别,咖啡的味道可能因不同的温度和时间产生细微的变化,比如espresso(蒸汽加压煮出的浓咖啡)应该是在17秒到21秒间完成,如果16秒就完成了制作,或者是超过21秒才完成制作,那也会被要求倒掉。虽然来喝咖啡的客人可能对制作过程多一秒或者少一秒而产生的口味细微变化没有感觉,但每位员工依然严格遵循规定,因为星巴克认为这个过程是在培育消费者。

  为了能够让咖啡的味道足够纯正,王金龙称,星巴克为每个店面都配备了净水设备,同时还花费了一年多时间研究咖啡搅拌棒的材料和制作问题。这个小小的咖啡搅拌棒也可能影响星巴克食品的完全标准化,因为不少咖啡搅拌棒是塑料制品,在高温下会散发一些物质,从而影响口味和健康,所以星巴克的研究人员用了一年多时间,对这个搅拌棒进行了研究和改进。

  真正的资本 其实是伙伴

  对于人才,王金龙认为,他选择员工的首要条件是要有热情,要具有喜欢和人交流的那种性格。对于伙伴的关系,他表示“真正的资本是伙伴。星巴克所有在行业当中的这些伙伴,都会得到相关的利益。包括了医疗保险,以及相关的利益。在中国,星巴克不仅仅提供和法律相关的那些福利,还提供了更多的福利。比如说为合作伙伴提供补助的保险。

  【简历】

  1957年,生于北京,就读于北京外国语学校;高中毕业后,从事教育事业;

  1977年,考入对外经贸大学,并于1982年获得文学学士学位;

  1982年,进入外经贸部工作;

  1985年,进入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法学院学习;

  1988年,获得哥伦比亚大学法学博士学位;当年考得纽约州和新泽西州律师资格,成为获取此双重律师资格的华人;

  1992年,加入星巴克公司,任法律和公司事务部副总裁;

  1995年,任星巴克国际有限公司全球副总裁;

  2001年,退休回到中国;

  2003年,出任上海良友金伴便利有限公司总裁以及RIM China咨询公司首席执行官;

  2005年底,重返星巴克,任星巴克咖啡公司高级副总裁兼星巴克大中华区董事长至今。

 


 

http://cn.ppzw.com/ppytx/

 

上一页  1 2 

上一篇 上一篇文章: 红罐王老吉抗议绿装王老吉
下一篇 下一篇文章: 红星和居然之家战争白热化
发表评论】【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品牌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本网站(www.ppzw.com)刊载的所有内容,包括文字、图片、音频、视频、软件、程序、以及网页版式设计等均在网上搜集。 访问者可将本网站提供的内容或服务用于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以及其他非商业性或非盈利性用途,但同时应遵守著作权法及其他相关法律的规定,不得侵犯本网站及相关权利人的合法权利。除此以外,将本网站任何内容或服务用于其他用途时,须征得本网站及相关权利人的书面许可,并支付报酬。 本网站内容原作者如不愿意在本网站刊登内容,请及时通知本站,予以删除。
※ 联系方式:品牌总网管理客户服务部 电话:0595-22501825
 图片资讯
1 2 3
财智品牌营销全攻略 品牌系统化与营销落地化
 社会动态
 视频推荐
 商机在线
 分类信息
 图片新闻频道
 招商加盟
 

版权所有: 品牌总网   闽ICP备16034782号-1 本网站法律顾问:郑明汉 律师

Copyright © PPZW.COM 2002-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在线客服: 在线咨询QQ:383485670 加盟商在线QQ:

Email:qy@PPzw.com

闽公网安备 350521020002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