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09版医保目录中,西药部分乙类药品有791个;中成药部分的乙类药品为833个,合计1624个。也就是说,可由市场调节价格的药品占全部目录的75%以上。正是这类药品价格的急涨,造成了“看病贵”的现状。
药品集中招标采购已成为普遍操作,药价为何仍然居高不下?
“一种药从研发生产到患者手里,大致要经过批药号、批价格、各地价格备案、进医保、招标、进医院、进科室等六七个环节,招标采购只抓住了其中一个。”安徽省的一家地方药品批发企业总经理徐民(化名)说。
业内人士共识是,一般药品的价格构成是:出厂价(批发价的20%)+国家税收(批发价的13%)+挂靠医药公司的配送费(批发价的5%-8%)+代理经销商利润(批发价的10%-20%)+医药代表利润(批发价的10%-20%)+医院顺延加价(批发价的15%)+医生回扣(零售价的25%-40%不等)。上述链条所涉各方所得,都来自于患者就医时发生的药品费用。
利益链条
今年6月底,卫生部发出今年第59号文《卫生部关于进一步深化治理医药购销领域商业贿赂工作的通知》。但是,只要对照一下该通知的有关条款,就可以很容易地看出,医药商业贿赂贯穿了从药品获得批号进行生产、定价、进入医保目录、招投标、集中采购、处方开具等各个环节。
某药品生产企业人士对记者透露,一般药品尚在研发之中,花钱的过程就开始了。首先是从药监部门拿到生产批文,厂家生产合法了,出厂后就开始价格备案,也就是定价。只有让发改委、物价局把价格定得尽量高,日后才有足够的利润运作空间。这其中,所谓的成本分析只是一个幌子。
挤进相关的用药目录也很关键,否则不能保证医生开药,其它的都免谈。无论是早就开始实施的基本医保药物,还是新医改后推出的国家基本药物,要进入国家级的目录都非常难,于是各省制订的增补目录就成为药企主攻的目标。
据介绍,一些大型的药企一般都会把全国市场划分为几个大区,相关人员分别负责不同省份。这些员工通常属于一个专设的部门,名为“政府事务部”或者“公共事务部”。
进了目录才有资格参与招投标,而投标价的确定也非常有讲究。“药招部门一般会订出一个参考价位,即使没超过参考价,企业报价偏高也可能被要求‘单独沟通’。”上述药企人士称,所谓的“次轮报价”就是相关部门给你的“机会”,一定要懂得把握。
基本药物制度实施以后,为了给患者让利,有些地方药招部门会把投标价定得比较低,极大地压缩了企业的利润空间。对此药企常用的办法一是高报成本价,二是通过提高非政府定价药物的价格,来弥补这部分损失,而这两者都离不开有关部门的“配合”。
“药品的生产成本都是高度商业机密,我们报给物价部门的也不一定是准确数字,他们也不可能一家家核查。”一家跨国药企的人士很直白地告诉记者,在药品价格方面企业有主动权。由于国家发改委制订的药品零售指导价,也主要以省一级报上来的数据为基础,因此把“省”这一层面打通非常关键。
药品中标以后,还必须通过“二次议价”, 保证医疗机构采用。一家大型本土药企驻南京的销售人员告诉记者,“二次议价”的对象范围非常广,从药库办主任到医院领导,从开药医生乃至病房护士,都不能漏掉。南京早几年就推行“药房托管”,试图通过政府监管下的集中采购来杜绝上述现象,但是效果并不明显。“对我们而言,不过就是又多了一处需要公关的对象。”该销售人员说。
除了药品生产企业,流通企业也需要做同样的工作。特别是基本药物制度推出后,规定以省为单位选择配送商;而有的省份地域宽广交通不便,为了同时保住省级市场的占有率和合理的利润,配送商和分销商也得动足脑筋。
定价碎片化
上述链条能产生巨大利益、以支付企业在层层公关中的费用,离不开药品定价制度碎片化所预留下的空间。
药品的价格形成分为政府定价和市场调节价两种。东部某省物价局资深人士告诉记者,政府定价药品包括国家基本医保目录药品,以及少量具有垄断性的特殊药品。
根据今年4月1日起执行的最新版《国家发改委定价药品目录》,执行国家发改委政府定价的药品共计1896种;而2009年11月公布的最新版国家基本医保药品目录,共包含西药及中成药2151种。
政府定价药品并未包括所有的医保目录药品。“大致上,医保全额支付的甲类药品由政府定价。”业内人士介绍,须个人部分支付的乙类药品则不在此列。
2009版医保目录中,西药部分乙类药品有791个;中成药部分的乙类药品为833个,合计1624个。也就是说,可由市场调节价格的药品占全部目录的75%以上。正是这类药品价格的急涨,造成了“看病贵”的现状。
2009年底基本药物制度出台后,类似的模式仍在延续——尽管307种国家基本药物全部进入了基本医保的甲类药品目录,但该制度同时规定,各地可视具体情况出台地方增补目录。而地方增补目录中的基本药物,不在国家发改委的政府定价范围之内。
据统计,浙江省首批增补的基本药物就达150种,近国家版的一半;江苏省更是增补了292种,几乎是新增了一个国家版。“省内的区域差异很大,必须考虑到不同患者的经济条件和用药习惯。”江苏省卫生厅的人士如此解释。
这样一来,药品就被分成了好几大类:307种国家基本药物、全国基本医保甲类目录药物、地方增补基本药物、全国基本医保乙类目录药品、非医保药品等,除了前两大类基本由政府定价外,其它几类药品的价格都有很大的市场化空间。
除了前述1896种国家发改委定价药品,各地发改委还拥有556种中西药的定价权。业内人士估计,被纳入政府定价的药品总数仅占市场上流通药品的20%,多数“天价药”都属于不由政府定价的那80%。
事实上,由于政府对基本药物的价格管制比较严,上述那80%的药品就成为生产企业弥补利润损失的绝好途径。总部位于南京的一家大型医药集团人士告诉记者,江苏省在基本药物集中招标采购中,从投标环节开始就把药品的价格压得很低,企业濒临盈亏平衡点。“我们进基本药目录是为了企业的声誉以及一定的市场占有率,赚钱还得靠其它的药。”
流通黑幕
但是,能够进入国家或地方核定的药品目录,并在通过集中采购中标的药品毕竟在少数,而医疗机构垄断了药品销售的80%左右,大量的药企为了生存,就必须想办法把自己的药品销售到医院里去。
按照国家的法律规定,生产厂家不能直接向医院供药(拥有医药公司牌照的大厂家除外),而必须通过具有医药经销权的医药公司。这一做法不但是国家管理医药流通领域的一种有效措施,同时也是和国际惯例接轨的标准化道路。
这样一来,大大小小的医药代理商就必须找一家有资质的医药公司来做“壳”,通过后者来销售药品。具体的做法是,借用或租用有关医药公司的《药品经营许可证》和《营业执照》,把自己的货源销售出去,再以这家医药公司的名义开具《销售发票》和《销售清单》。业内把这种操作称为“过票”。
前述安徽省的地方药品批发企业总经理徐民(化名)告诉记者,采用过票的方式,医药代理商不仅能够把定价虚高或质量可疑的药品卖出去,还可以偷逃税款。因为正常的销售收入需要缴纳17%的增值税再加33%的所得税,合计为药价的43%;而过票只需要付给所挂靠的医药公司一笔手续费,一般行情是10%,这样医药代理商就省下了33%,这笔钱正好用于去医院“公关”。
那些有资质的医药企业,一般会把客户不需要开具的发票拿来给代理商“派用场”。比如有些药房购药时不要发票,医药企业就将之转手,凭空获得10%的利润。
由于现在普遍实行了招投标,医院的药款都进入财政专户管理,只有中标的医药公司才能在财政专户中拥有户头,和医院有药品往来。因此一些已具备药品经销资格,但没有中标的医药公司,也需要借助于已中标企业的户头,进行过票操作。
徐民透露,发展到后来,大多数医药公司都不开展实际业务,只是负责走票和走账,有的甚至干脆以倒卖增值税发票为生。这也解释了中国为什么有那么多医药流通企业——2009年底的统计是1.6万家。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