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与雷诺-日产联盟、通用、戴姆勒等车企既做整车又生产电池的发展模式不同,大众在电动车的发展战略上,选择的是更为保守的“单腿走路”方案 即只开发整车,电池选择配套。但大众方面也承认,拥有专利的电池技术具有战略上的必要性。这也就意味着大众需要在电池配套上的选择更加谨慎。比亚迪
“在与大众的合作项目中,比亚迪的角色只是电池配套商,而与戴姆勒的合作则更有助于提升比亚迪的品牌。”上述比亚迪内部人士表示,这实际上也符合比亚迪近两年的发展诉求。该人士的话,似乎也在从侧面印证比亚迪与大众合作前景的渺茫。
据记者从戴姆勒(中国)了解到,目前双方确定的具体合资方式是“戴姆勒提供车身,比亚迪配套动力系统,包括电池和电动机等关键配套”。同时,比亚迪与戴姆勒的合资项目将开发出一个全新的品牌电动车,包括名称和LOGO,都将以奔驰B级车为基础进行开发,在2013年推出。这无疑给了在品牌提升乏力阶段的比亚迪更多的希望。
实际上,此前比亚迪与大众在电池配套上的合作,一直被认为是在电动车暂时无法大规模普及的情况下,比亚迪选择折中的将“配套业务”节选出来先期发展的一种思路。不过,在国家相关鼓励政策的推动下,比亚迪正逐渐将新能源整车定为公司未来发展的重点。“新能源整车将是未来比亚迪发展的 第三产业 。”比亚迪一位员工对记者表示。
此外,资金问题也是比亚迪逐渐淡化与大众关系的另一个隐晦的因素。
据了解,与大众的合作意味着比亚迪要有足够的电池配套能力,而记者从比亚迪了解到,到目前为止,在电动车电池领域,比亚迪至今未形成一定规模的生产能力。若想改变这一局面,比亚迪必须进行相关项目的兴建。但摸摸自己的钱袋子,比亚迪感到底气不足。
据比亚迪股份(01211.HK)2010年上半年业绩报告显示,截至2010年6月30日,比亚迪经营性现金流余额为31.56亿元,同比2009年中报的49.66亿元减少了18.1亿元。比亚迪给自己电动车大规模普及设定的时间截点是2013年,而在这个过程中,比亚迪首先需要保证与戴姆勒合资项目的后续资金投入。
“好钢要用在刀刃上。”比亚迪显然深知这一点。但这个选择究竟是对还是错?还需要时间来进行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