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老牌专业市场的转型面临着模式多元化、对手强劲化、方式特殊化、结果多样化等多方面的问题。下面从多个领域和角度探秘老牌专业市场更新转型的“新生物语”。随着二三线城市的快速扩张、商业模式不断的更新,老牌专业市场如何面对新时代?
随着二三线城市的快速扩张、商业模式不断的更新,老牌专业市场如何面对新时代?如何科学有效的转型?以及“转型后”如何适应和发展等问题,一直是各市场老总、业界专家学者探讨的热门话题。
老牌专业市场的转型面临着模式多元化、对手强劲化、方式特殊化、结果多样化等多方面的问题。下面从多个领域和角度探秘老牌专业市场更新转型的“新生物语”。
五爱市场 打造立体商贸平台
老市场的“整容”之路
强化供应链管理
2001年,五爱市场开始对原有的全部露天棚区市场进行了升级改造,制定了“树立规模形象,发展经营特色,完善配套功能,实施滚动开发”的总体发展规划,分3期对五爱市场进行升级改造,到2007年,全部建成楼厅式市场。
2008年,沈阳市沈河区政府决定成立五爱商贸物流区管理委员会,以协调五爱市场地区的工商、税务、公安、城管等职能及各区域物业公司。经过近30年的市场发展、10年的市场转型、9年的五爱集团建设,五爱市场现今已经成为一个集现代化、自动化、功能化、人文化为一体,具有四星级宾馆、现代办公、市场运营等多功能的东北地区流通量最大、辐射能力最强的综合性大型商品物流集散地。
目前,五爱市场由五爱国际纺织城、五爱国际箱包鞋帽城、五爱国际小商品城、五爱国际商贸大厦、五爱希尔顿逸林酒店、五爱服装城、五爱针纺城和正在建设中的五爱国际美博交易中心等部分组成。市场拥有经营摊位2万余个,经营业户1.7万余个,经营服装、针织、箱包、鞋帽、小百货、家纺等14大类2万多个品种,直接从业者6万余名,拉动相关产业再就业人员达30余万人,380余条客货运输路线,日均30多万的客流量,年成交额300多亿元,市场品牌价值40亿元。
强化供应链管理
现代物流的实质是一种供应链管理,五爱市场发展现代物流系统,一方面很大程度上是一个组织和理顺供应链关系的问题;另一方面是需要建设一个上规模的物流企业。只有建设高效运作的物流系统,理顺各种供应链关系,五爱市场整体经济才能提高。当前,五爱市场已逐步建立其高水准的物流系统,使积聚的货物和商品快捷、经济、安全地与五爱市场的生产加工基地及销售终端进行对接,使五爱市场真正发挥出其在区域经济上的龙头带动作用及辐射功能。
从全国批发市场的总体发展看,南方各大市场依托批发市场周围的生产加工区,有力地带动了市场的影响力、竞争力和辐射力的提高。而这一优势和特点一直是五爱市场的缺憾。
从经营模式看,濮院、义乌、柯桥、白马及虎门等市场都已具备相当规模的生产加工基地,是“前店后厂”的经营模式,形成了产销一体化的完整产业链条。而五爱市场与国内同类市场相比,仍是传统的流转型市场。
多年来,五爱市场始终奉行的是“拿来主义”,销售的商品“买全国,卖全国”,交易手段是“三现”,即现金、现场、现货;虽然销售辐射面很广,影响力很大,但基本没有产业基础及自己的品牌,缺少产业链支撑。这种现象的背后就是传统的批发与零售相结合的经营模式。
“南有义乌,北有五爱。同义乌市场相比,我们还有较大差距。”五爱集团总经理张明说:“因此,我们有责任继续做大做强五爱市场,一是增加大类品种。五爱市场现有的品种明显不全,专业化程度明显不高,我们可以通过市场建设填补品种的空白。二是建设立体停车场和大规模货运站,形成四通八达的快捷交通运输网络,为客货运输及物流业发展奠定基础。”
重金打造五爱网上商城
五爱集团总经理张明谈到,依靠老一套的经营方法势必落伍,五爱要把目光落在互联网电子商务这个巨大的“无形市场”上,五爱已与美国泰翁有限公司国际商业网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
“五爱网上商城”,是一座虚拟仿真商城,运用现代化的多媒体技术设置展示、洽谈、休闲、交易等各项服务内容,其商品种类、商铺数量非有形市场可以比拟。
据张明介绍,这一立体商城的创建,既是对五爱传统市场资源的重新整合,也首次为广大服装企业和商家提供了统一的全球贸易环境,这将给中国的服装电子商务领域带来全新体验。
大胆投资金融市场
五爱不仅在实体市场和虚拟市场中谋求平衡,还在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间找到了有效的结合。
据张明透露,五爱市场初入金融市场喜获丰收,仅投资盛京银行2亿元,去年就分红近4000万元。银行目前正在谋求上市,上市之后,五爱市场的收益将更加可观。
与此同时,五爱的上市之旅仍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中。在有关投资管理公司的协助下,五爱集团正在完成五爱实业公司上市各项准备工作。上市是五爱集团为实现由简单的市场经营向高层次的资本经营方向转变的一个重要步骤。
据业内人士分析,通过上市,五爱不仅可以借助于融资平台解决五爱市场改造升级所需要的大量资金,而且更重要的是可以进一步优化五爱现有的经营模式。
市场如人生———变则通 通则久
老牌专业市场与人的生命一样,有不同的生长阶段。中国专业市场已经发展了30年,如果按照60年为一个发展里程看,中国专业市场的发展刚好进入而立之年。在此之前,中国专业市场已经经历了3个发展阶段:
首先是生产寻找市场阶段(1979~1988)。改革开放以后,我国三级站体制开始变革。小企业生产的产品需要通过集贸市场开展销售,形成了马路市场。
然后是产业支撑市场阶段(1989~1998)。随着批发市场的发展,一些生产企业开始产业链式的合作,形成了产业集群,并通过代理商、经销商的模式推动了批发市场的建立。
第三则是产业互动市场阶段(1999~2008)。由于产业与市场的同步提升和品牌商品以及品牌市场的形成,市场的集聚作用拉动产业集群的规模不断壮大,反过来,促进了专业市场发展。
当前,老牌专业市场正在进入一个新的十年阶段(2009—2018),即市场引领产业阶段。由于老牌专业市场自身产业链的形成,市场已经不是单纯的商业地产商和物业管理商,而是市场运营商和增值服务商。专业市场开始结合会展、物流、品牌、创意、网络等商务功能,提高对市场的运营能力和提升对商户的增值服务水平。
市场的整体发展给老牌专业市场转型带来了生机与活力,同时也赋予老牌专业市场转型的机遇和未来。
当前,一些老牌专业市场正在步入“边缘市场”境地。所谓边缘市场就是老牌专业市场由于“旧的东西不愿意放弃、新的东西不知道能否抓住”而导致市场边缘化的结果。边缘市场的形成将成为一部分老牌专业市场未来的尴尬。老牌专业市场能否将鸡肋进化成为凤凰,实现凤凰涅磐将成为未来老牌专业市场成功转型的重要标志。
但是,尽管老牌专业市场面临来自各个方面的激烈竞争和残酷拼杀,但老牌专业市场其实并不会轻易因为新兴专业市场的挤压而消亡,而只会因为固步自封而作茧自缚。老牌专业市场究竟应当如何避免这种情况的出现呢?我们不妨从四个方面来进行以下思考。
思考1:标准———长期以来,中国专业市场为什么难以被官方认可?主要原因在于,中国的专业市场一直是一个“非标”产品。非标准性专业市场的商业业态要调整成标准化的商贸模式是中国专业市场能否健康、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众所周知,“衣食”是人生之本,也是中国能够称雄世界的两大行业。但在世界上,很少有中国人获得“世界烹饪大师”称号,原因就是中国的餐饮没有标准,只有“少许”、“中火”等经验俗语。这就是中国美食誉全球却没有象美国麦当劳那样连锁世界的悲哀。如出一辙,中国专业市场可谓铺满世界各个角落,但表现形式却是“经营各自为战,建设五花八门”。为什么美国的沃尔玛可以走遍世界,而中国的专业市场却寸步难行?
思考2:品牌———老牌专业市场的品牌主要由四个方面构成:商圈品牌、市场品牌、商户品牌、商品品牌。义乌中国小商品城、绍兴中国轻纺城、常熟中国服装城等,都是市场与品牌的统一体,也是专业市场推广与收益的同一体。但遗憾的是,还有一些老牌专业市场,如成都荷花池、重庆朝天门等,尽管在市场建设初期形成了专业市场品牌,但由于对专业市场品牌缺乏维护的主体,而导致老牌专业市场品牌的流失,失去了专业市场品牌的核心价值。
思考3:商圈———老牌专业市场商圈布局经历了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就是核心式,以一个核心市场为典型的代表;第二个阶段就是集群式,以几个同类市场为典型的代表;第三个阶段就是环圈式,以几个商圈构成区域产业;第四个阶段就是多级式,以一种集中与分散产业与商圈的融合为典型代表。但现在很多的老牌专业市场失去了对商圈的集约化经营,以往,一个城市中心只有一个商贸中心,比较好管理。而今,中心城市正在向多核心商圈模式发展。商圈的主题性和专业性才是保障老牌专业市场成功转型的基础。否则,失去了对商圈的控制,就等于失去了老牌专业市场对于空间布局和产业规划的总体原则。
思考4:价值———老牌专业市场转型价值只能在于延伸专业市场的市场链,即“纺织市场+服装市场+箱包市场……”,也就是“1+2+3+4……”的加法。但这样的价值难以维持老牌专业市场在城市地价、管理成本等方面所面临的压力,而提升老牌专业市场的价值是未来老牌专业市场转型的趋势和方向。因此,随着老牌专业市场对于市场产业的重视和培育,开始寻找会展、品牌、创意等新兴产业的附加值,使得老牌专业市场的产业链在转型中不断壮大,即“市场与会展”、“市场与品牌”、“市场与创意”等,形成了“1×2×3×4……”的乘法。未来,新的商业模式将不断进入老牌专业市场的创新领域,网络、资本、连锁等集成科技将推动老牌专业市场价值链的裂变式爆发,即网络市场、资本市场、连锁市场等,打造成“1×2+2×2+3×2+4×2……”的级数价值。
http://cn.ppzw.com/article_class2_17.html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