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如果耐克鞋卖到300元的价格,你还会买李宁吗?”最近,耐克总部放出风来,或将在中国市场推出低价鞋,用于进军二三线市场。
梁裕昌也认为,耐克的低价策略至少面临着三个障碍。一是耐克的供应商必须生产出更为低廉的鞋子但同时维持盈利水平,二是如何调动耐克经销商在二三线城市增设经销店的积极性,三是如何在推出低价产品的同时不影响其在华的高档形象。
他认为,价格和品牌并非天生就是站在对立面上的。就像在上海的百思买,货架上摆着199元的诺基亚低端机,但上海的顶级白领同样愿意花6000多元购买最新潮的诺基亚手机。这要看公司是否有能力用多元化产品组合满足不同细分市场的需求。
在马岗看来,耐克总部“适时”放出低价的风声,希望试探消费群以及各方面合作伙伴的接受度。如果各方面抵触情绪比较高,耐克或将通过品牌组合的方式介入低价市场,让收编过来的匡威和茵宝两个品牌作低价先锋,而由耐克主品牌继续坚守高端。
另外,如果耐克真的决心进入二三级市场,除了调整产品线,还须在现有的经销渠道上做些变革,让渠道扁平化。如目前二三级市场的耐克网点一般是从一级市场的耐克分销商处进货,所以二三级市场的拿货成本反而要高些,这也是耐克二三级市场盈利能力有限的主要原因。
内外资遭遇战
瑞银之前曾对中国内地二三线城市的鞋类产品售价进行过调研,发现170~250元区间内的鞋类产品,既能保障厂商利润,又可使当地消费者接受,是鞋类产品的“完美定价”区间。而一旦到了消费者多花50元就能买到耐克鞋的时候,国产品牌将何去何从?
尤其是过去几年里,李宁正在不断上调售价,如今其鞋类产品的平均售价也在300元左右。最近的一次订货会显示,李宁在2010年3季度的鞋类订单售价又上涨了11%。此外,中国动向手里的KAPPA品牌鞋的均价在370元左右。梁裕昌表示,耐克的低价鞋对这类品牌的冲击预计最为明显。
他认为,届时国内运动品牌的营销预算将是决定他们在这波冲击中能否挺住的一个重要因素。一些营销资源有限的公司,很可能会在这场遭遇战中被淘汰。
不过,耐克进军二三级市场也有着其本身的掣肘因素。有经销商向记者表示,目前代理安踏、李宁等品牌的利润率一般比代理耐克要高出约5个百分点。对于多数中小规模的经销商而言,同样的投入,他们宁愿代理利润更高的国产品牌。
而耐克目前的一级分销商如百丽,又不一定具备往二三级市场渗透的经验和实力。耐克要想挺进中国的二三级市场,需要做的远不止推出产品这么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