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智伟业策划专家
品牌策划管理专家
闽南企业管理网
闽南企业管理网
 品牌总网 >> 新闻中心 >> 品牌新观察

寻找百亿体育企业:中国品牌国际市场突围


[  网络    更新时间:2010/6/10  ]    ★★★

        摘要:在一个没有国际化商业体育赛事、缺乏体育文化氛围的国家,体育企业如何找到自己的突围之路。

  在一个没有国际化商业体育赛事、缺乏体育文化氛围的国家,体育企业如何找到自己的突围之路。

  191.76亿美元,是耐克公司2009财年的销售总额。其在中国市场虽出现亏损,但9个月(耐克大中华区于2009年6月独立)总收入也在12.78亿美元。

  显然,在体育用品市场上,中国品牌仍难以望跨国品牌的项背。

  数字显示,2009年,本土品牌“老大”李宁以83.87亿元的表现超越阿迪达斯中国公司(约70亿元),本土第二品牌安踏2009年的营收也有58.7亿元。但始终这是以全力对抗跨国公司的一方诸侯。

  本土品牌“老大”李宁的国内市场份额虽然超过了国际体育巨头阿迪达斯,但营收不过70亿。本土第二品牌安踏2009年的营收也只有58.7亿元。尽管这个销售数字显示,国内运动品牌在本土市场上,与耐克、阿迪达斯的差距正在缩小。

  在中国现有的商业环境中,打造一个相当量级的体育品牌并非易事。“在体育产业里,有两个最大的驱动力。第一个是体育赛事,遗憾,中国目前还没有成熟的、有绝对影响力的商业联赛。第二个是体育场馆。但是在中国,对体育设施的投入一直非常薄弱。尤其现在,地价这么贵,体育用品企业和商业联赛公司不可能投资建设场馆。”李宁有限公司CEO张志勇在接受《英才》记者采访时说。

  张志勇的两点遗憾印证了品牌专家李光斗的观点:“并不是每一个举办过奥运会的国家都能诞生优秀的体育品牌。在一个没有国际化商业体育赛事、缺乏体育文化氛围的国家,体育企业必须找到自己的突围之路。”

  资源争夺战

  在高额市场回报之下,李宁与大批中国运动品牌坚持走“耐克”路线,以极高的代价争夺国内有限的优质体育资源。

  如今,产品质量已不是问题,张志勇表示,“核心竞争力首先是企业在体育领域内的影响力。”通俗地讲,谁有能力有效获取优质资源,谁就能在市场上获胜。

  张志勇所谓的优质资源,是指优质体育赛事的赞助权、冠名权以及签约具有影响力的体育明星代言。一旦与这些资源拉上关系,曝光率就能转换成品牌影响力。但是对于这些资源,有时候有钱未必管用。

  目前,在国内的体育资源方面,李宁集团占据优势,张志勇介绍,自创业的第一天起,李宁集团就开始赞助体育赛事。

 在刚刚过去的2009年,李宁集团成功保住了有着长久合作关系的中国国家体操、射击、跳水、乒乓球四支金牌国家队的赞助。除此之外,还取代了赞助中国羽毛球队28年之久的日本尤尼克斯(YONEX),获得了赞助商资格。

  李光斗评价说:“李宁的路线别人很难复制。”但是,仍然有人试图复制。

  361度以过亿元的赞助额抢到央视体育频道主持人和出镜记者的标识赞助资格,之后,又耗费6亿元左右成为合作伙伴资格。至于合作的赞助金额,安踏内部人士透露:“只有老总(董事局主席兼CEO丁志忠)知道。”

1 2  下一页

上一篇 上一篇文章: 意大利Legea赞助朝鲜国足出征世界杯...
下一篇 下一篇文章: 奥康设立绿色标准要做“绿色皮鞋”...
发表评论】【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品牌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本网站(www.ppzw.com)刊载的所有内容,包括文字、图片、音频、视频、软件、程序、以及网页版式设计等均在网上搜集。 访问者可将本网站提供的内容或服务用于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以及其他非商业性或非盈利性用途,但同时应遵守著作权法及其他相关法律的规定,不得侵犯本网站及相关权利人的合法权利。除此以外,将本网站任何内容或服务用于其他用途时,须征得本网站及相关权利人的书面许可,并支付报酬。 本网站内容原作者如不愿意在本网站刊登内容,请及时通知本站,予以删除。
※ 联系方式:品牌总网管理客户服务部 电话:0595-22501825
 图片资讯
1 2 3
财智品牌营销全攻略 品牌系统化与营销落地化
 社会动态
 视频推荐
 商机在线
 分类信息
 图片新闻频道
 招商加盟
 

版权所有: 品牌总网   闽ICP备16034782号-1 本网站法律顾问:郑明汉 律师

Copyright © PPZW.COM 2002-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在线客服: 在线咨询QQ:383485670 加盟商在线QQ:

Email:qy@PPzw.com

闽公网安备 350521020002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