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所不在的压力
26日当天,被200多名国内外记者团团包围的郭台铭,和记者们一样,直到下午3点都还没吃午饭。他满脸倦容,头发斑白,在座谈会上用白毛巾擦了半天汗。
“我一个月都没睡好觉,昨晚在台北一夜无眠。”他表示,“现在公司内部压力特别大。等忙完这阵,高管也将进行心理辅导,当然也包括我自己。”
不过在富士康,工作压力最大的可能还不是高管们。
富士康在全球有90万员工,其中在中国的80万员工里,深圳占45万,而在龙华厂区就有25万。26日上午,当郭台铭出现在龙华的生产车间,员工们都惊讶地看着他,然后纷纷拿出手机拍照。
几位原本正和同伴说笑的员工,目光与记者遭遇时,笑容戛然而止。“富士康的管理很严格,加上厂区很大,员工平时较少接触外面的人。”面对记者的疑问,一个年长的员工解释说。
“半军事化的管理以及强调执行力的富士康,虽然管理效率高,但在内部环境上,无形中就能给人以压力。”富士康一位流水线组长向记者反映,这里的员工都知道“郭台铭语录”——“走出实验室,没有高科技,只有执行的纪律”。
记者在生产车间也看到,即使连楼梯道上的每一道台阶侧面,都贴着内容不同的励志标语,似乎在显示着无所不在的压力。
当天受访的一些富士康员工反映,这里的等级繁多而森严。自低层至高层,富士康的管理职务通常有:线长、组长、课长、专理、副理、经理、协理、副总经理、总经理等。管理者的收入与其所在职务的高低相关,其薪资构成中有一个较大比例的部分就是职务工资。
“我们的基本工资就比深圳市最低工资标准高一点,想多挣钱,必须要加班。”一位员工说。
下午6点左右,在“富士康龙华科技园”南门,成群的富士康员工像流水一样流出。这些员工在吃过晚饭后,依旧会从南门返回已经工作了一天的流水线加班。
面对记者“富士康员工是否有不加班的自由”的提问,郭台铭表示,“富士康员工都可以不加班,但是同时富士康也给了每个员工升迁晋升的管道”。
他认为,富士康只有企业的功能,没有社会的机制和政府职能。“当这个责任延伸到无限(员工家庭的困难,个人感情的困扰等)时,我们是绝对承担不起的。”
“管理方面是很严格的。员工好多都是90后,直接从学校到这里。工作感受到压力,但又不敢和别人讲。发工资时心情好一点,但想玩又没空去。”富士康员工小李抱怨说,虽然也在深圳,但周边的环境太差,要玩还得到深圳市内。
尽管接二连三的坠楼事件差不多让人崩溃,可是在富士康门口,每天依旧聚集着几千名前来应聘的员工。
“相比于其他工厂,富士康无论待遇,还是工作环境,以及员工福利,都算是不错的。”从其它工厂跳槽到富士康的小李表示。
从富士康龙华科技园区南门进去,四车道的马路两旁绿树成荫,车间、宿舍、办公楼次第排开。和其他工业厂区不同的是,这里超市、邮局、银行、网吧、餐厅、书店、游泳池、健身场所等,一应俱全。
据富士康介绍,在龙华厂内,有三个社康中心,5个标准化的游泳池。“但是分配到25万人的庞大群体,真是不够用。”
“富士康和在龙岗坂田的华为类似,随着企业的发展壮大,周边社区并不能为之提供相应的配套服务。比如华为员工的午餐,都是在深圳关内由服务好的餐饮商提供,然后用专车运到华为。”深圳市“华为科技城”总规划师张曙向本报表示。
“南门里虽是一个独立的社区,但满足不了近30万人的需求。周边社区提供的服务和富士康内部又有所雷同,说不上配套。”在富士康龙华科技城南门外开着一家旅馆的李先生表示,工厂林立,功能单一是富士康周边社区服务整体现状,能为富士康员工提供的服务表现为旅馆、餐饮,在精神文化层面基本为零。
郭台铭表示,“一年多以前,富士康就感到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性,目前也已经开始这方面的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