渠道管理架构调整
可是,可口可乐的一切努力都是在舍本逐末,问题的根源出在渠道运营模式上。在可口可乐的模式下,每个业务员要独立负责片区内所有商超、餐饮、社区店、网吧、学校等各类渠道的开拓,需对各渠道的合作模式非常熟悉,中间涉及谈判进场、终端生动化、陈列维护、理货、补货、促销、结款等各项工作,而且还要应付销售管理部一大堆行政、业务及绩效考核表格,远远超过了一个业务员所能承受的极限。业务员埋怨上级主管不理解一线,上级主管责怪业务员未完成网点拓展和业绩目标,上下矛盾非常尖锐。
但百事可乐却通过专业化分工,将片区运营改造成分渠道运营,让矛盾轻松化解。百事可乐打破片区制,将业务员分渠道配制,商超、餐饮、社区店等各负其责,专业化分工极大地提高了网点开拓与终端维护的效率,业务员与渠道部单线对接,也让业务员从繁重的填表格工作中解脱出来,能够专心做好网点拓展与终端巡查工作。
不过,作为深度分销的变种,分渠道运营并不是任何企业说做就能做的模式,拿到自己的企业就能套用,并且立竿见影。就像任何渠道模式一样,它同样需要企业在资源和能力上与之相匹配,需要企业在运营系统、管理系统、赢利模式和渠道利润分配上做好规划,如果操之过急,企业只会自食苦果。
渠道变革是一个系统工程
在片区负责制下进行分渠道运营,首先要就渠道变革与各片区经理和业务员充分沟通,得到他们的支持,并对渠道变革后的业务人员进行职能培训。如果只是草率地发出一个分渠道运营架构调整通知,调整每个人的职能,甚至调低薪金,只会激起民愤,架构调整将成为空中楼阁,遭到一线销售人员集体抵制。
其次,企业还要做好以下工作:渠道拓展人员的招聘与上岗培训,生产系统的产能提高与物流配送点扩展,研发系统的新产品测试与推出进度,财务系统的快速审批与核销,管理系统适应分渠道运营的工作控制与信息流管理。
一些企业之所以实施分渠道运营导致惨败,甚至将先前片区运营取得的销售成果断送,就是因为分渠道运营后,招聘的渠道人员大批赶赴一线,网点激增,铺货需求大幅度增加,但是企业的产能却远远跟不上,终端频频断货,引发渠道和终端大面积撤场和中止提货。或者是企业提前提高了产能,但人员储备没有跟上,网点拓展裹足不前,造成工厂库存积压,损失惨重。
更有甚者,企业提前扩大产能和大量增加渠道人员,迫于销售和库存压力,来不及对新招聘的业务人员进行培训就赶鸭子上架,而业务考核、监督与辅导的管理系统又无法及时跟上,结果是业务人员撒向全国后如同一盘散沙,如散兵游勇一般,徒然加大了人力与管理费用,却没有促进销售上升。
曾有一家乳品企业,在推广250ml利乐砖纯牛奶时,将定位于家庭消费的产品铺向大街小巷,其中包括便利店、社区店等即时消费终端,结果好多终端几个月都很难卖掉一包,导致大量退货,蒙受了巨大的经济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