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经过短暂的两天停牌审核之后,美的电器和小天鹅同时发布公告称,中国证监会已经于5月21日有条件通过小天鹅发行股份购买资产的重大资产重组事项。这意味着自2004年就酝酿冰洗业务的美的电器,终于迈向了做大洗衣机业务的另一台阶。
5月24日,在经过短暂的两天停牌审核之后,美的电器和小天鹅同时发布公告称,中国证监会已经于5月21日有条件通过小天鹅发行股份购买资产的重大资产重组事项。这意味着自2004年就酝酿冰洗业务的美的电器,终于迈向了做大洗衣机业务的另一台阶。
美的电器内部人士告诉记者:“证监会的有条件通过指的是对所述重组事项并无异议,只是要求补充相关材料。可以说重组已经落定。”
根据2009年10月的重组预案,小天鹅将向美的电器定向发行约8340万股,用以收购美的电器持有的合肥荣事达洗衣设备制造有限公司9414.5万美元股权。荣事达洗衣设备69.47%的股权将转为小天鹅持有。重组完成之后,美的将直接和间接持有小天鹅39.08%的股权。
经过这轮重组,美的电器的绝大部分洗衣机业务都将归入小天鹅之中,结束了两公司之间长期存在的同业竞争关系。这也意味着,美的在迅速构建起洗衣帝国之后,将直接挑战业内老大海尔。
捉放“小天鹅”
2004年之前,美的尚没有任何洗衣机业务。从收购荣事达开始,美的依靠收购成就了现在的市场格局。
在美的电器相关人士看来,荣事达是比较容易攻破的堡垒。2002年3月美国美泰克公司在合肥的合资公司荣事达集团开始筹划股权转让,美的在2004年正式接手,收购美泰克持有的荣事达51%的股权,并通过增资达到控股75%。2008年底,美的电器又从美的集团手中增持荣事达25%%,全资控股荣事达。
“荣事达定位于中低端,肯定不会成为美的的主打品牌。小天鹅才是美的的重要依仗。”资深家电行业分析师刘步尘表示。2008年2月,美的开始参与对小天鹅的竞购。
2008年之前的小天鹅也是伤痕累累。作为无锡的老牌洗衣机生产企业,1958年成立的小天鹅曾是无锡的骄傲,当地人曾经以能在小天鹅工作为荣。但随着改革的深入,国有体制下的小天鹅和很多国企一样,弊病丛生。2003年10月,斯维特集团被邀请参与小天鹅的改制。
斯维特的收购方案中,斯维特收购小天鹅17%的股权,关联方西安通邮收购48%股权,两者合计持股65%,最终收购价5.8亿元。无锡国联则保留了剩余的35%股权。
不过很快,斯维特就出了问题。不仅承诺的手机等通讯业务迟迟不能注入小天鹅,反而斯维特占用上市公司资产的情况被曝光。另外,斯维特承诺的股权转让款中,最后的5800万元也迟迟未能到位。
2006年10月,问题缠身的斯维特面临崩塌。无锡市国资委决定出手收回小天鹅股权,交由市国资委的资本运作平台无锡国联代为持有,行使大股东职权。
无锡国联毕竟不是个长久的东家。无锡市市长毛小平当时就明确表示:“完全竞争类产品的企业,国有资产没有必要在里面占绝对主导地位。会引进战略投资者,省内外甚至海外企业都可以。”
而当时美的电器已经暗暗潜伏其中了。2007年初,美的电器在百慕大注册了一个离岸公司Titoni Investments Development Ltd.,当年公司中报显示,该离岸公司已经悄悄增持了小天鹅B股1800万股,占总股份的4.93%。
刘步尘表示:“小天鹅的品牌形象和技术基础本来就很好,只是股权问题导致了业务停顿。美的想扩充冰洗业务,小天鹅无疑是最好的选择。”
2008年2月,无锡国联果然决定再次放归小天鹅。这次为了给小天鹅找个好下家,无锡国联态度慎重,要求受让方必须与小天鹅具备相同的产业背景,在白色家电行业具有良好的市场地位和形象,在洗衣机市场处于相对领先地位。
拥有了荣事达的美的电器正好符合上述要求,最终在考察了GE、西门子、LG等国内外企业之后,四川长虹和美的电器这两家国内一线家电生产企业进入竞争环节。最终,美的如愿以偿的获得了小天鹅。
刘步尘认为:“作为美的旗下的高端品牌,小天鹅主打滚筒洗衣机,帮助美的在短时间内获得了行业领先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