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空间
上述知情人士告诉记者:“2009年5月,有关部门正式提出利用社会库容存储国储油,增加石油储备能力。对于保障能源安全而言,这非常重要,也很有意义。”
能够进入国家石油储备体系,意味着民营企业不良资产的盘活。
赵友山曾表示,现在我国民营石油企业2.3亿吨的总储油量中,能够得到充分利用的库存容量仅为几十万吨,不到总量的百分之一,剩余的库存容量都被闲置了,而且每年的维护、管理也需要高昂的费用。
据中商联石油委此前统计,我国的民营石油批发企业有663家,总储量约为2.3亿吨,总投资为7700亿元。但该协会的一次调查显示,全国石油民营批发企业已经关门、倒闭了2/3。
“再不利用的话,这些油库就要变成废铁了。”赵友山说。
但进入国家石油储备体系的意义不至于此。
参与招标的一家民营企业代表告诉记者:“除了能更好地利用库存,我们更希望借机获得稳定的原油供应,最好能获得原油进口资质。”
获得原油进口资质——这同样是以山东公司为主的地炼企业们所盼望的渠道。
据介绍,现在山东地炼以燃料油为主要原料,超过2000多万的炼油产能却只分配到100多万吨的原油指标。
山东炼油与化工协会会长刘爱英指出:“原油指标也成为山东地炼大整合目前尚未获得突破性进展的原因之一。”
在今年3月,全国工商联也曾建议,除五大国企之外,考虑由全国性行业商会组织,根据企业资金规模、原油加工量、节能减排状况等指标,筛选出部分民营企业参与统一对外询价并组织原油进口。
但全国人大代表、中石化金陵石化董事长张大福在两会期间表示,尽管我国原油进口量不断增大,但在国际原油市场并没有话语权,一旦放开管制,带来的恶性竞争将可能使中国在进口价上提高话语权的努力化为泡影,“铁矿石进口问题的今天,就是原油进口的明天”。(作者 凌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