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传闻的证实始于Verizon之口。2天前,这个美国最大的无线运营商开口说,他们正与谷歌合作研发一款平板电脑。这无疑是打在苹果脸上的一记耳光──2007年,当苹果杀进智能手机市场,谷歌是用了半年时间才展开Android的“农村包围城市(苹果)”战略;而现在,谷歌可能以更快速度追赶iPad。
这也符合摩根士丹利判断:依据平台优势,当前,苹果正处于移动互联网的领头羊位置,且在未来2至3年内的众多英语市场中,仍将充当这一角色,而苹果的定位与早期平台领导者类似,即控制自己的硬、软件,并着力要求或鼓励用户借助它广泛的设备,通过其iTunes分发系统访问其基于互联网的娱乐或应用,使其为之付费。
而与此同时,随着苹果硬件尤其是iPhone在全球如洪水猛兽般的销量,最早由苹果开创并领导的移动互联网商业模式也正渐趋成熟。
据音乐游戏开发商Tapulous透露,他们来自国际的销量已从一年前占公司总业务的20%激增至40%,尤其在韩国、中国和日本。这显示苹果让用户付费下载游戏或应用程式到iPhone、iPad和iTouch等产品的商业模式已经成熟,并促使一些应用程式开发商在国内取得成功后,将眼光投向国外市场。
当苹果的”护城河“越来越稳固,带来的结果必然是由保守至激进的进攻性。
苹果对谷歌的反向包抄,正由对其重要同盟宏达是否侵犯其专利的诉讼变得更为直接。就在上个月,它发布了其移动广告平台──“iAd”,将在谷歌于移动互联网的核心商业模式上与其一争高低,担当重担的是今年1月苹果收购的手机广告发展商Quattro Wireless。这是能在应用程序中开发广告的专业公司,虽然目前还是小规模市场,但随移动互联网的发展,这一市场将很快得到发展。
“对于苹果,谷歌现在更像是一种牵制力量而不是势均力敌者,但实际上,谷歌不需与苹果直面交锋,只须收编其它如黑莓、微软乃至Palm操作系统的市场份额即可,若能收服这些江山,实际已经称王。”就目前已进入白热化的双雄对决,有硅谷移动人士一针见血:“而如何引导第三方应用开发群体,也可能是他们的真正方向性选择所在。可以预见,短期内苹果一定会维持其在个人消费者终端的霸主地位,而因Android的开放性,谷歌或可着力于企业客户方面并在其中获得突破。”(记者:杨琳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