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智伟业策划专家
品牌策划管理专家
闽南企业管理网
闽南企业管理网
 品牌总网 >> 互联网 >> 观点经纬

移动支付与银联博弈,谁将取代谁?


[  通信产业网    更新时间:2010/5/11  ]    ★★★

        摘要:近日,有媒体报道称,号称“超级网银”的央行第二代支付系统,将于8月份上线,首批十多家试点的商业银行正进行接入系统开发。这一行动计划,并不包括第三方支付组织。对此,业界对第三方支付前景表示担忧,甚至怀疑第三方支付是否会被网银挤垮、取代。

    【通信产业网讯】(文/毛启盈)近日,有媒体报道称,号称“超级网银”的央行第二代支付系统,将于8月份上线,首批十多家试点的商业银行正进行接入系统开发。这一行动计划,并不包括第三方支付组织。对此,业界对第三方支付前景表示担忧,甚至怀疑第三方支付是否会被网银挤垮、取代。这种说法乍一看还有些道理,传统网银遍地开花,街巷皆知。加之政策推波助澜,可能垄断整个支付市场。但是,从长远看,我国移动商务市场,尤其是3G时代,移动支付如雨后春笋般地出现成长壮大,不难预测,银联和移动支付的博弈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一段时期内,不会发生互相替代的关系。

  首先,随着上海世博开幕,手机刷门票、移动支付、云城市,中国物联网“闪亮”登场,尤其是手机支付为“三网融合”打开一扇窗。根据权威机构预测,2011年我国手机用户到将超8亿,如果按照日本50%使用率计算,用户数量超过4亿。如果每人以2009年平均每笔交易金额200元估计,人均每年手机支付一次能800亿元的消费市场。Strategy Analytics 预计,到2011 年将有360 亿美元的交易通过移动非接触式方式,即手机刷卡进行支付。目前,中移动将移动支付列入了KPI考核,据银联公布的数据,2010年中国移动支付用户数将达到1.47亿户,其同比增长率将达到36.1%。不过,中国联通推出了完全和电信移动不同的支付模式,实现机卡分离,其便捷、快速、低碳是银联无法比拟的。

  其次,第三方支付拥有互联网的特点,及时、灵活、便捷、低碳,这也是与银联体系差异化竞争的卖点。第三方支付,不仅能够提供移动电话支付,还将互联网、手机、固定电话最好的整合在一个平台上,提供一站式服务,使电子支付“网上线下”全覆盖。以中国联通“网上营业厅”使用的易宝支付为例,可以给手机、固定电话、小灵通和宽带充值或交费,同时在3G商城购买号卡、iPhone手机、合约计划产品等。同时,对3G商城不同供应商还实现了实时、自动分账。全国统一运营,满足各地个性、本地化需求。而相比之下,依靠“四大行”垄断形成的银联系统,因其不够便捷、手续费高、服务网点少等缺陷,逐渐在失去用户。其实,这次升级,也就是对其本身存在的缺陷进行完善。

  再次,第三方支付除了用户互联网特点外,需要行业深度竞争力。据工信部副部长奚国华透露,工信部正在给移动支付制定标准。我们知道,关于第三方支付企业是否需要发金融牌照,仍然具有很大争议。未来,我国第三方支付平台除了支付宝、易宝支付、快钱、财付通等规模较大的企业来共同“分粥”外,一些来自国内外的大企业也蠢蠢欲动,国内数以百计的中小型支付企业正未雨绸缪。第三方支付起源于欧美,发达于亚洲日本、韩国、新加坡。这些国家和地区有着成熟的市场环境,完善的平台,成功的市场运作经验。而我国第三方支付刚刚起步,善于借鉴国外模式,本土化运营商的企业更有机会。譬如,一站式服务,实时付款、自动分账、人性化的服务等等。

  最后,第三方支付尤其是手机支付,是“三网融合”的完美呈现之一,关系到国务院决策,黎民百姓的生活。但是,和西方发达国家迥异的是,传统思维、管理、政策仍然制约着这个产业的发展。其一,人们一谈到第三方支付,就联想到网上支付,进而想到网络安全,想到购物。其实,相比中国8亿手机用户,互联网用户接近4亿占据50%。说明如果手机支付成熟,其用户远比互联网用户多。值得强调的是,以小额支付,远程支付,手机支付为方向的企业更有前途。其二,目前,支付领域大多到网上购物,其实在航空、物流、娱乐领域,也有很大市场。据权威机构调查,开心网、人人网、MySpace等SNS领域,均使用了包括支付宝、易宝支付在内的多种支付方式。

  所以,无论是网银,还是第三方支付产业,都是均等的机会。监管部门最好先别“一刀切”,譬如,试图去统一技术标准,支付模式等等,因为第三方支付原本就不是金融机构。应该鼓励创新,多模式发展,打破传统思维和金融牌照垄断,先做大市场“蛋糕”。 唯独如此,这个产业才能兴旺,老百姓才会便利、安全、放心地去选择支付手段,移动电子商务才能发展起来。

 

 

http://www.ppzw.com/article/

1

上一篇 上一篇文章: 国内网购奢侈品尚处起步阶段
下一篇 下一篇文章: 网购30天可退货:买卖双方合法利益...
发表评论】【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品牌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本网站(www.ppzw.com)刊载的所有内容,包括文字、图片、音频、视频、软件、程序、以及网页版式设计等均在网上搜集。 访问者可将本网站提供的内容或服务用于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以及其他非商业性或非盈利性用途,但同时应遵守著作权法及其他相关法律的规定,不得侵犯本网站及相关权利人的合法权利。除此以外,将本网站任何内容或服务用于其他用途时,须征得本网站及相关权利人的书面许可,并支付报酬。 本网站内容原作者如不愿意在本网站刊登内容,请及时通知本站,予以删除。
※ 联系方式:品牌总网管理客户服务部 电话:0595-22501825
 图片资讯
1 2 3
财智品牌营销全攻略 品牌系统化与营销落地化
 社会动态
 视频推荐
 商机在线
 分类信息
 图片新闻频道
 招商加盟
 

版权所有: 品牌总网   闽ICP备16034782号-1 本网站法律顾问:郑明汉 律师

Copyright © PPZW.COM 2002-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在线客服: 在线咨询QQ:383485670 加盟商在线QQ:

Email:qy@PPzw.com

闽公网安备 350521020002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