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两家中国公司分别拥有IPAD在华商标和外观专利,苹果公司或许不得不为此支付巨额“买路钱”
运营商合作方尚待敲定
除了商标和专利官司,苹果iPad入华还须过中国电信运营商这道坎。这点,或许可从去年苹果iPhone入华的路径窥见一斑。
去年7月,本报曾报道,经过长达一年多的谈判,中国联通终于与苹果公司在3G iPhone入华的细节方面达成共识,但在中国销售的iPhone手机没有配置Wi-Fi。此外,汉王科技(002362.SZ)2月初发布的招股意向书显示,去年7月18日,汉王与苹果公司达成协议,将i-phone商标转让给苹果公司,协议金额为365万美元。
两件事情几乎发生在同一时间,说明苹果公司2008年底准备iPhone入华时,就一边与运营商商谈,一边解决商标问题。
去年10月下旬,iPhone开始在中国销售。今年1月,本报记者了解到,支持中国无线标准WAPI的iPhone手机已准备就绪,代工厂家富士康已经量产。
由此可见,苹果iPad入华,除要解决商标问题外,还有技术问题需要解决。因为,iPad的网络传输主要依靠Wi-Fi和3G,而中国的Wi-Fi热点主要集中在电信运营商手中,剩下的仅仅是一些以星巴克以主的免费Wi-Fi热点,所以即便是Wi-Fi版的iPad,必然要选择一家中国电信运营商合作。
由于产品涉及3G,苹果iPad在国内可能会被定义为移动通信终端,其Wi-Fi功能也需兼容中国无线标准WAPI,而这一研发重任自然又会落到代工合作伙伴富士康身上。深圳富士康一位中层也表示,iPad入华的最佳解决方案就是与国内电信运营商合作,但目前还不知道其中的细节。
从以上信息判断,一旦苹果与国内电信运营商谈妥,就会给iPad增加WAPI功能,并会不惜一切代价拿下中国iPad商标,同时洗脱外观侵权的嫌疑。所以,苹果iPad入华时间表,最终还是取决于与国内三大电信运营商商谈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