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国美、苏宁两大巨头的争霸战一直都未停歇,且乐此不疲。但受益于“家电下乡”等诸多利好政策的区域性家电零售龙头企业以及一些迟到的国际巨头也在夹缝中逐渐成长壮大起来,俨然形成了中国家电零售格局的第三种势力。
苏宁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2009 年对三四级市场店面开发模式的探索和实践,公司基本明确了以自营为主的“县镇店”模式推进在此类市场的连锁发展。县镇店的面积一般为800-1500平方米,要求位于当地市场的核心商圈,店面形象要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
该人士透露,初步规划区域为江、浙、粤镇一级市场以及内陆省份的县一级市场。在公司内部上一级管理平台、物流平台比较成熟的前提下,优选人口、消费基础较好的地区全面开展。2010 年,公司计划在三四级市场开设200-300 家县镇店。
想法固然是好的,但难度也不小。
据中国连锁经营协会数据显示,尽管去年国内家电市场销售规模上升8%左右,不过以苏宁、国美为代表的大型家电连锁企业占比却首次出现同比下降的情况。与此同时,以汇银家电、日日顺电器等20多家区域性的家电连锁企业则一改往日萎缩局面,逆势上扬。区域性的家电连锁企业去年发展相当迅猛,俨然成为抗衡“美苏”的“第三世界”力量。
业内人士认为,过去十多年,区域性家电连锁企业通过夫妻加盟店、小规模农村店等发展模式深耕三四级市场,在网点布局上已经占得市场先机,并在去年随着家电下乡等刺激性政策在全国范围内推开,获得快速发展的良机。
据悉,家电下乡登记销售额达到了692亿元,其中国美、苏宁的销售占比不足5%。虽然两巨头在三四级市场的门店数量也有近600家,但在与区域性电器连锁的竞争中落了下风。
资深分析人士罗清启也认为,“在国美、苏宁借助资本市场和低价策略快速扩张的阶段,区域性家电连锁企业纷纷败退,或者被收购。去年,国美苏宁放慢了扩张步伐,给区域性企业提供了反攻的机会”。
对于国美、苏宁而言,在一二级市场日渐饱和的情况下,应考虑如何在不占优势的三四级市场与区域性连锁企业的竞争中占上风,否则会遭遇发展的瓶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