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生默哀三分钟
8时10分,2000多名学生来到操场列成队列。
每名老师都佩戴小白花,站在队列前方。学生经过一侧花坛,将胸前的小白花镶在绿色的叶子缝隙里,花坛瞬间“盛开”上千朵洁白的小白花。
“亲爱的老师、同学们,我们为离去的小伙伴默哀三分钟。”德育处主任蔡茹燕老师站在主席台带着哭腔说。
“孩子们,你们要坚强,不要害怕,有我们老师,有大家守护着你们……”默哀结束后,主持默哀仪式的蔡老师说:“老师们,请你们走到同学们面前,给他们一个温暖的拥抱。”
随即,每位班主任走到所在班级的队伍前,依序拥抱每个学生。老师抱着学生,嘴角靠在学生耳侧,轻声地说“乖孩子,没事的,不要害怕”,眼泪夺眶而出。
第一课心理辅导
默哀仪式结束后,学生各自回到教室开始上课,第一节课为心理辅导课。
南平市阳光心理服务团、福建师范大学、福建医科大学的心理咨询专家赶到学校,为学生们开展了包括黑板画认知、故事情节问答等互动活动。
在3年级1班教室里,心理辅导老师在对学生们进行辅导后,让他们在纸上写出要对离去小伙伴说的话,一位学生写道“我希望他们在天堂开心生活。”
九二医院主任医师熊富先说,对学生的心理安抚将根据不同的人群采取不同的方式,重点班级重点学生将给予更多的关注,低年级学生主要以游戏的方式,让孩子们体验到快乐和安全,感受到外界的关心和爱护,而高年级的则注重引导其将伤心、害怕等情绪倾诉出来,逐渐走出阴影。
南平市教育局副局长廖汉仁告诉新华社记者,学校将在每个周二、周三、周五下午的教学后集中一个时间段,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事件造成的创伤,至少需要2到3个月的恢复期。我们会采取各种措施帮助孩子们尽快从此次事件所造成的阴影里走出来。”心理咨询老师陈继雄说。本报记者孔璞
- 质疑 家长质疑学校不开校门 校方称课前10分钟至半小时内进校系上级规定 昨天上午,部分遇难学生家属在学校门口焚烧纸钱祭奠死者,并挂出“宝贝爸爸妈妈等你回家”的条幅。
下午,部分遇难学生家长接受采访时情绪激动,纷纷质问学校,为何硬是要规定7时30分才能进校,让数百孩子在校门口等待。遇难学生家长黄宝珠说:“学校要是早开门一分钟,我儿子就不会死,当时他已经准备进门了。”许多家长表示,学生来得早就要站在外面,又没人保护,孩子这么小,受到伤害根本无法抵抗。
对此,记者询问了南平实验小学副校长傅金英,傅表示,学生在上课前10分钟到半小时内进校为上级文件规定,学校只是执行。学校也是受害方,而非加害方,希望家长能够理解。但傅金英表示,该规定依据的是市教育局的文件还是教育部的文件,她记不清楚。
记者查阅了福建省教育厅2008年《关于严格执行义务教育课程计划规范义务教育学校校历和作息时间的通知》,并无此项规定。本报记者孔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