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镰光:我走过很多地方,最终还是发现东莞的好处。全世界最好的鞋子都是在东莞生产的,这里有最高端的制鞋人才、厂商、原材料,样品开发的效率非常高。我的设计图纸通常只要一两天就可以变成成品,这在欧洲是很难想象的,一般至少也要一个星期,很多时候甚至会被告知:无法生产。对于像我这样的独立设计师,这是东莞非常吸引人的地方。
另外,东莞交通非常发达,高速公路四通八达,离机场也非常近,又靠近香港,24小时内可以抵达世界任何一个国家、地区,工作生活都非常方便。
东莞日报:东莞确实有您说的这些产业优势、技术优势和区位优势,但是事实上,这里的设计师并不多,尤其是原创设计师。这是什么原因呢?
谢镰光:设计师需要的是一个发挥自己的舞台。东莞鞋业20多年的发展,主要是靠OEM起家,现在逐渐过渡到ODM。所谓OEM是不需要设计师的,厂家直接照国外公司制定的图纸或样品COPY(复制)就行了。慢慢发展到ODM,需要厂家按照国外公司的要求进行整体设计或局部改进,这就需要有设计师参与进来,但这仍然不是原创设计。真正的原创设计,一定是基于品牌的设计,只有有自己独立的品牌,并有明确的品牌定位、品牌内涵,其产品才需要原创设计。
目前东莞鞋企愿意原创品牌的并不多,即便有,运作成功的也不多,因此设计师的舞台并不大。但是,随着东莞产业的逐步发展,我相信这里会有越来越多企业愿意原创品牌的,设计师的市场潜力非常大。
由东莞日报与东莞市外经贸局联合主办的大型论坛“冲破传统——东莞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先锋论坛”,首场主题论坛“复苏背景下东莞鞋业的路径选择”将于今天下午3点在华坚集团厂区内举行。届时,设计师谢镰光先生将作为应邀嘉宾出席本次论坛,有兴趣的相关人士可现场与之交流。
■关于设计师
培养设计师需要好的设计总监
东莞日报:金融危机之后,东莞很多企业也开始尝试着原创品牌,但是他们也深感艰辛,觉得东莞在这方面缺乏足够的人才,在设计人才方面,本土设计师力量不足,又很难吸引到国外的设计师。您对此如何看待?
谢镰光:东莞本土的设计师力量确实还比较薄弱,但是,设计师是需要培养的,尤其是本土设计师,本身成长环境不是很好,如果在实践中不能接受好的培养,自然难以发展壮大。
我认为本土设计师的成长空间非常大,但他们需要一个好的设计总监来进行引导。在一个设计团队中,设计总监的作用就是引导方向。对于一个优秀的设计总监来说,技巧上的表现只是基础,最重要的是他能有丰富的人生经验,了解全世界的政治、经济、文化,从中发掘设计的走向。
举著名国际品牌Clarks的例子。Clarks的设计总监(市场总监)研究未来十年人类的消费习惯走势的时候发现,随着网络的普及改变了人们的工作方式,很多原本住在城市中心区的人可以搬到郊区去住,这样,他们原本要着正装的机会就少了很多,取而代之的是一些有品位、具有休闲色彩的着装。Clarks由此形成新的设计理念,开发出了正装休闲风格的产品推向市场。
东莞日报:那这样的设计总监就更是难找了,怎样才能吸引到他们呢?
谢镰光:关键在于企业老板自身意识和素质,他是否愿意提供一个平台。我刚才说了,设计首先是基于原创品牌的。如果企业原创品牌只是一时的权宜之计,没有非凡的毅力、持久专注的投入,企业很难有一个定位清晰富有独特内涵的品牌,设计师自然也没有可发挥的平台。如果能有这样的平台,很多优秀的设计师还是愿意来的。
那些做OEM、ODM的企业,如果刚开始或正打算原创品牌,我的建议是:一定要把品牌独立于工厂进行运营,给它自由的下单权,去选择有竞争力的工厂进行生产。要进行独立的核算,不能期待它短期内能获利。
■关于设计理念
中国创意走向世界需要文化滋养
东莞日报:您在欧洲工作生活多年,为欧美很多大品牌做过设计,有没有一些独特的设计理念可以与其他设计师分享一下?
谢镰光:其实越是在国外生活久了,我越是觉得中国文化的可贵,越是为自己是一个中国人而自豪。真正能让人认可、欣赏的设计,一定是能够体现独特的文化内涵。中华历史文化渊远流长,我们首先要尊重自己的文化,不要自己小看了自己,然后要多些了解我们的文化。
什么才是真正的中华文化?是春联?红灯笼?中国功夫?——这些看得到的外在的东西是中华文化的一种表征,中华文化的精髓在《道德经》、《论语》之类的传世经典著作里,是经典著作里所传达的哲学思想,在每一个华人的心中,体现在生活的每一个细节处。我相信,如果我们能将真正的中国精神融入产品设计中,一定会让全世界人刮目相看。我的梦想是,有朝一日能在国际大鞋展上,摆上我们原创的鞋子,然后打出大大的横幅——“中国创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