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移动支付业务到底依靠怎样的模式才能成功?随着中国移动和浦发银行的股权认购协议的公开,移动支付业务的未来进一步成为业内关注的焦点。
重庆的徐先生告诉《第一财经日报》记者:“我早就开通了手机钱包,在轻轨上可以直接刷手机,就和刷卡一样非常方便。不光是坐轻轨,在新华书店、麦当劳,还有一些电影院都可以直接刷呢。”
中国移动2007年在重庆推出“手机乘轻轨”业务就获得了很好的市场反应——根据重庆移动2009年的数据,使用手机乘坐轻轨的市民,已占轻轨全部客流量的35%。
在上海推出的“世博通”手机钱包今年正式开通。已经使用该业务的殷女士告诉本报记者:“我现在用手机当交通卡,还可以买上海世博会的‘手机门票’,而且现在在星巴克、麦当劳、味千拉面,还有很多便利店都可以用手机钱包。”
目前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都与银联在“非接触式”的手机钱包业务上有所合作。2009年11月27日,中国银联在北京宣布与中国联通签署全面战略合作协议。今年2月,银联也与中国电信联手在上海推出非接触式手机网上支付方案。
远程支付的难题
而移动支付平台则属于“远程支付”,用户可以向自己运营商的特定账户中存入资金,或将该账户与银行卡绑定,通过PC互联网或移动互联网,不受时空限制地完成银行转账、还款等服务,以及购物、缴费等功能。
由于监管的因素,电信运营商目前没有大额移动支付业务权限,中移动的该平台也仅限于手机充值及彩票购买,因此目前用户对手机远程支付平台的接受度并不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