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给多少钱?”小刚问。“1万,登记时给5000元,离婚时再给5000。”小刘说。“我本来不想答应这件事,当时我的女朋友着急用钱,而且还是好同学要求帮忙,就同意了。”小刚说,父母为了控制他乱花钱,对其进行了“经济管制”,自己手头正紧。“我把这事儿和女朋友说了,她十分吃惊,后来一想有钱赚,也就同意了。”小刚说。
第一次见面:没有结成
12月16日,小刘说已经和小红约好,第二天到绿园区民政局婚姻登记处办理结婚手续。“第二天下午,我们在婚姻登记处内见了面,小刘也去了,那是我第一次见到小红。”小刚说,小红答应分两次给报酬,并且到处找纸写协议,就想当天把婚结了。“她把协议写好了,工作人员也下班了,没有登记成。”
第二次见面:一小时结了离
今年1月3日,小刚接到小刘电话,让他4日一早再去办手续。第二天,三人又见了面,“我在单位请了一个小时假,咱们快点办吧!”小红说,“我先给你1000块吧,办完后我再到单位给你取那4000块,行不?”
小刚说,他们很快登记结婚,小红也拿出1000元钱,随后复印了几份结婚证,“说有用,看上去很急。”
“既然大家都有时间,把离婚也办了得了,省着以后费劲儿。”小刘提出建议。小红和小刚同意了,又马上办理离婚手续。“从结婚到离婚,整个过程也就1个小时,够快的。”小刚说。
剩下的报酬没要来
“你俩中午的时候到我单位,我给你们钱。”办完手续,小红打车离开了。
12时许,在小红单位,她拿出了1000元钱,“我银行卡没带,钥匙还落家了,这钱是借的,剩下的钱差不了。”
小刚说,5日和6日,小刘打电话要钱,“第一次是小红接的,说剩下的8000块钱一定给;第二次是一个男的接的,自称是小红的男朋友,说如果他知道,不会同意她这么办的,就这么算了吧,反正你们也得到2000块钱了。”
“第三次,小红变了脸,她的男友也说"剩下的钱不能给了,你们爱去哪儿告去哪儿告!"”小刚说,“我本来是冒着戴"二婚"帽子的风险帮小红,现在看,不如当时提出签协议或是写欠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