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信息“迟到”
本刊记者了解到,深圳今年10月以来连续发生3起校园绑架案的消息,警方直到12月8日才正式公布。此前,学生家长们只能通过短信、网络等方式相互打听,一时间出现了各种版本的“校园绑架案”,令家长和学生们草木皆兵,十分恐慌。
记者通过网络检索发现,正式发布消息之前,众多网络论坛上都已出现了有关深圳学生遭绑架的消息,关于学生被绑架的各种小道消息在网络上迅速传播。南山外国语学校、园岭小学、新洲小学、深圳高级中学等多所知名学校都传闻出现了学生绑架案,似是而非的消息打乱了众多家长的生活。
12月8日,深圳警方正式发布信息,对3宗校园绑架案予以证实。本刊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不少家长仍然没有从恐慌情绪中摆脱出来。深圳市新洲小学的学生家长黄女士告诉记者,尽管警方公布的校园绑架案不像之前网络上渲染的那样普遍和多发,但她担心警方“有意隐瞒和淡化案情”。
在已证实发生校园绑架案的南山外国语学校,该校一位学生家长告诉记者,她的女儿正上初二,校园绑架案令全家人都紧张起来,现在她专门找来一位十分“靠得住”的亲戚,按时接送女儿。
记者12月9日走访了深圳多所小学和初中,发现在学校门口接送孩子的家长比平常明显增多。据深圳实验学校小学部保安介绍,中午离校的学生大约100人。记者看到,11时35分,放学前10分钟,聚集在学校门外的家长已达100多人。
据学校附近居民介绍,现在开车接送孩子的家长变得十分谨慎。以往放学时,学校门口的公路上都停放着各种车辆,道路非常拥堵,家长都在车内等待孩子。现在路上不见那么多车了,家长们都将车停在附近的停车场,再下车到门口将孩子手把手接到车上。
信息披露遇“两难”
据深圳市公安局副局长申少保介绍,校园绑架案侦破过程中,深圳警方及时向深圳市委市政府汇报了侦破进程。同时采取多部门联动等方式,加强校园安全防范。
据申少保介绍,根据案件的规律和特点,深圳警方在学校周边增设卡点和警力,在每天上学、放学时段加强巡控;向学生发放《校园安全防范指导》和《学生安全防范教育手册》;通过手机短信、校讯通等方式,向家长发出安全提示;在学校周边增设监控探头;建立社区民警与学校的热线联系制度。
同时,深圳市教育部门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安抚师生情绪,提高学生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对于公众质疑的“为何迟迟不公布校园绑架案”等问题,申少保解释说,此前因为案件尚在侦查中,怕提前发布消息会打草惊蛇。同时,这几个案件之间并没有关联,且破案也比较顺利,警方担心提前公布反而会引起公众恐慌,所以决定将犯罪嫌疑人一网打尽、等一切平稳之后再向社会公布。
深圳市社会科学院院长助理吴奕新认为,深圳警方在校园绑架案的公布问题上确实存在“两难”:公布信息担心影响破案,不公布信息又怕不符合民意。
吴奕新认为,如果案件还处于侦查阶段,多数情况下,公安部门是有权采取保密态度的。但是当案件已经发展成为公众普遍关注的问题时,公安机关就有义务披露案件真相。如果信息不公开,百姓不知情,就可能导致各种传言的产生,更容易导致公众恐慌,不利于社会稳定,政府还会陷入被动。□文/《瞭望》新闻周刊记者王传真吴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