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袋黄瓜当彩礼
樊普明不到两岁母亲就去世,靠父亲一手拉扯成人。樊普明虽是健全人,因家里贫穷,没上过学,34岁了还是光棍一条。
那年夏天,一次赶场时,远房表嫂王召英告诉他,她在云台镇上的川东石油井队卖菜时,钻管队一个家属向她诉苦,说自己残疾的三女儿陈红已满19岁,想请她在农村介绍一个对象。于是,表嫂想到了他。
在表嫂带领下,樊普明和陈红见了面。回来的路上,樊普明闷闷不乐。原来,陈红因小时患小儿麻痹症,下肢瘫痪,不能站立行走,身高只有1.3米左右,生活不能自理。
那么,他是要还是不要呢?
“她是我用一帆布口袋黄瓜换回来的。”樊普明把妻子背上公路,公路边,有一辆他事先扛过去的轮椅。他把妻子放上轮椅,在公路上推着缓缓前行。
18年前,樊普明就是从这条公路把陈红背回家的。当时,表嫂带着他见了陈红,两人都没再提这事。十多天后,陈红的母亲碰到表嫂,问她与女儿见面的小伙子有没有意思。
看到表嫂再次来家说这事,樊普明答应先处着看。几天后,表嫂带着他正式到陈红家提亲。
按当地风俗,男方到女方提亲,应备一定的彩礼和给女方购置几件新衣服。可是,樊普明家太穷,根本拿不出彩礼。他想到陈红家没有土地,吃菜全靠买,为拿点东西“遮手”,他钻进自家菜园,摘了一帆布口袋新鲜黄瓜带上。
第二次看到樊普明,陈红异常高兴。当她看到樊普明口袋里又嫩又鲜的黄瓜,高兴得像小孩,取出一根往衣服上一擦,张嘴就大口吃起来。“那黄瓜特别脆甜。”陈红回忆,这是她吃得最香的黄瓜。
结婚当天他“溜”了
相亲后,陈红的母亲和父亲没叫樊普明及时答应这门婚事,而是让他回家慎重考虑。
想到自己的家境,想到打光棍的日子,樊普明经历了几个不眠之夜,然后当着双方亲人的面,表示愿意娶陈红为妻。
几天后,陈红家请来三桌亲戚,为两人办喜事。结婚那天,陈红想到这是自己一生中最美好的日子,想戴着红花喜庆一下,吩咐樊普明到街上买一朵。一点不懂的樊普明到街上转了一圈,买回的却是一朵蝴蝶形的黄花……
“我以为他不要我了。”随后,当亲戚们都在高兴地吃喜酒时,樊普明趁人没在意,悄悄从席间溜了。大家以为他临阵退缩,后悔了这门亲事。当时,陈红伤心得哭成泪人。直到晚上,樊普明才返回,把陈红背回家。原来结婚当天,樊普明在黄葛乡打工的建筑工地结账,他领钱去了。樊普明重新出现在眼前时,陈红破涕为笑,禁不住当着亲戚的面抱着新郎不放……
背回妻子,整个应祝村议论开了。村民担心,他家本来就穷,娶一个不会干活、只会“浪费”粮食的人回家,一家人不知何时才是出头之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