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臣氏如此急速的扩张计划,除了罗敬仁所称的时机成熟这一因素外,也与竞争对手的发力不无关系。
尽管作为最早进入内地市场的个人护理类连锁店,屈臣氏一直牢牢占据着内地该领域龙头老大的宝座。但进入21世纪之后,众多来自香港、台湾和欧美等地的同行也陆续进入内地。以同样来自香港的万宁为例,背靠亚洲最大的零售集团香港牛奶集团,在香港的发展就在屈臣氏之上。
万宁
2004年,万宁开始进军内地。5年时间,万宁在内地的门店数量就达到了100家。而屈臣氏达到这一数字用了整整16年。而且,万宁曾在今年8月份时称,计划到年底内地门店总数量继续增加至150家,在第一轮布局完成后,还会考虑向社区发展。
此外,莎莎、丝芙兰、台湾统一集团旗下的康是美等也在最近相继宣布了扩张计划,并希望进入二三线城市中。
此前一枝独秀的屈臣氏,如今面临的是不一样的江湖和挑战。
屈臣氏保健及美容产品部亚太区总裁苏若禹认为,中国健与美消费还处于起步阶段,未来市场潜力巨大。——这也是众多企业加紧布局这一领域的重要原因。据屈臣氏方面透露,今年前三季度,屈臣氏中国区新开店超150家,销售额增长超过25%,远远高出亚太区平均增长率。中国已成为屈臣氏在亚太地区发展最快,也是销售额最大的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