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购之门重新开启
“王府井单纯依靠异地扩张做大的效果不佳,且过于单一,可持续发展空间有限。事实上这也是国内零售业普遍的软肋。”一位商业地产知名人士透露。
中华全国商业信息中心公布的2008年中国零售行业百强企业排名显示,“中国连锁百强”的平均净利润率仅为1.32%,而国外零售企业的平均净利润率已达2.22%。
对中外零售企业间的差距,王府井一名市场分析人士对《投资者报》表示,主要是国内零售企业仍沿用传统销售模式,“零售业已到转型期,粗放经营和单一营销方式已被国外零售业巨头淘汰,但我国零售企业千店一面现象直接制约了商家竞争力。”
王府井单一增加门店的模式显然有些“过时”,并购已成为不得不采取的战略。
日前,北京市国资整合加快,北京国有商业资源整合方案也在讨论之中。知情人士透露:“可能涉及王府井对西单商场的并购。”
目前来看,两者优势可以互补。西单商场一直希望做大,但其资产主要局限于北京,而王府井目前在全国多个中心城市和二三线城市布局了20家百货商店,分布于华北、华南、华中、西南、西北等区域,通过合并,双方无疑可共享更多资源。
另外,上述人士对《投资者报》表示:“两家集团早年就有合并意愿,但因西单商场业绩一直欠佳,双方合并中断,现在西单商场业绩好转,成为推动合并重启扫除了障碍。”
练好内功为并购蓄势
与国外零售巨头相比,国内零售企业在供应链管理上差距明显,供应链成本也是其最大软肋,不少零售企业没有严格的供应链成本管理机制,人为地抬高了其供应成本,所以一直在价格上缺乏竞争优势。
因此,王府井为并购蓄力的第一重策略是加强对供应链的整合。今年以来,公司启动了集团商品供应链项目,计划用3~5年时间,在北京四家门店全面推行供应链系统。
早在去年,公司就采取了与品牌供应商结成战略联盟的方式,以保证进入新开的外地门店正常经营,确保开店能够成功,并对各门店实行统一招商。目前北京地区门店均实现同城采购,部分外地门店今年也可以实现50%品牌的统一控制。
为了增强并购实力,并对抗风险,公司采取的另一策略是尝试多元化业态经营。除外埠扩张百货业态,王府井在超市和餐饮领域也有投资。王府井今年投资450万元,与日本的柒和伊餐饮综合服务公司、中国糖业烟酒集团共同投资设立了柒和伊餐饮管理(北京)有限公司。
同时,公司还追加了对王府井洋华堂商业有限公司的出资额度。以社区超市业务为主的王府井洋华堂今年增加了注册资本,王府井的出资额也相应由480万美元增加到720万美元,持股比例仍为40%。
北京商业经济学会秘书长赖阳表示,与外资品牌相比,传统百货店缺乏个性,在引进国际品牌方面也弱于外资百货店,面对百货行业的激烈竞争,传统百货公司尝试品牌整合和多元化业态是非常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