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智伟业策划专家
品牌策划管理专家
闽南企业管理网
闽南企业管理网
 品牌总网 >> 新闻中心 >> 品牌聚焦

中国汽车有望登陆美国


[       更新时间:2009/10/22  ]    ★★★

  随着中国公司不断收购美国汽车制造厂,在未来的五年内,中国制造的汽车很有可能会在美国上市。

大众甲壳虫

  北京汽车工业控股有限责任公司(北汽控股)于9月9日宣布与瑞典科尼赛克汽车公司合作,而科尼赛克全资收购的原通用旗下品牌萨博,会成为北汽的部分资产

  此前,吉利控股集团宣布计划竞购福特旗下的沃尔沃品牌,并打算在六年内将海外销售额提高5%,达到66%。而四川腾中重工则正着手收购通用汽车旗下的悍马品牌。

  业内人士指出,虽然业内不断出现这种并购案,可是成功扭转濒危企业局面的案例并不多。然而,对于中国企业来说,收购这些国际品牌的意义远大于案例的成败;他们的最终目的往往是为了使自己的产品在美国上市。

  早在几年前,中国汽车便尝试登陆美国市场。2005年,奇瑞汽车便宣布即将在美销售旗下汽车;2006年,吉利公司也公布了类似的计划。可两家公司均未能达到美国的安全及排气标准,同时他们也认识到零售环节的挑战,所以放弃了计划。

  由于美国汽车使用的历史和大部分美国驾车者驾龄都较长,所以中国汽车制造商面对美国客户的时候,在许多方面都需要重新调整。

  通过萨博,沃尔沃和悍马的并购案,中国的汽车制造商可以进一步了解美国汽车市场的营销并增强自身实力。然而,这需要一个学习的过程。

  对于中国汽车登陆美国的时间表,业内人士有着不同的看法,有人认为至少还需要等10年,也有人认为5年内便可实现。而中国比亚迪汽车公司已计划2010年在美国销售电力驱动汽车。

  对于中国汽车产品而言,增强美国消费者对其质量的信心是最大的挑战。

  业内人士指出,由于在本土占主导地位,韩国现代汽车在登陆美国之初,并未对这个问题给予足够的重视,随后花了20年来挽回其声誉。

  在质量过关的情况下,如果中国汽车能以较低的价格与韩国、日本汽车竞争,显然将成为一大优势。而由于越来越多高端电子产品都是在中国生产的,美国人也较以前更接受中国制造的产品。

  目前,外国汽车已占美国市场份额的53%。

  今年6月的一份报告指出,已有15%的美国受访者表示愿意购买中国汽车,与愿意购买已在美国站稳脚跟的韩国汽车的人数相当。

  而愿意购买中国汽车的受访者多为单身,受过高等教育并且有高收入的年轻人。他们往往希望汽车能配备其他高科技电子产品,如手机,mp3和导航系统。

  从大众甲壳虫到起亚霸锐——美国进口车市场简史

  1949年,大众甲壳虫车首次在美国露面,然而,作为第一辆进口车,它并没有吸引许多目光。率先登陆的有两辆甲壳虫车,而三年后,该车在美国每年的销量也不足400辆。

  进口车登陆美国出师不利,这影响了其接下来几十年的发展。终于, 2007年,美国的进口车销量首次超过国产车。

  丰田汽车公司和日产汽车公司从1958年开始向美国出口汽车。日产第一年的销量约为1000辆,丰田约为900辆。1966年,日本五十铃汽车公司小试牛刀,挣扎了两年之后便撤出美国市场了。随后,斯巴鲁、本田和马自达等品牌纷纷亮相美国。

  上世纪70年代中后期,由于欧佩克组织成员国集体提高油价,此举令省油的日本在美国大受欢迎。虽然在80年代,福特、通用和克莱斯勒等美国公司也纷纷推出经济型车款,日本车已稳稳地守住了小型车的市场。

  1982年,本田公司成为首家在美国建厂的外国汽车制造商。随即,丰田、马自达、三菱、奔驰和宝马等品牌的工厂也纷纷落户美国。

  虽然中国汽车进军美国的计划稍有停滞,然而包括北汽公司在内的中国汽车制造商仍然坚持开拓美国市场。或许不久后,国产车和外国车的概念将变得模糊。

  事实上,汽车制造业已经实现全球化。业内人士指出,福特Fusion车型只有30%的部件是在北美生产的;而80%的日本丰田凯美瑞车是在美国或者加拿大生产的。

 

 

 

 

http://cn.ppzw.com/ppytx/

1

上一篇 上一篇文章: Gap2010在我国开店
下一篇 下一篇文章: 百胜3亿港元增持小肥股份
发表评论】【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品牌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本网站(www.ppzw.com)刊载的所有内容,包括文字、图片、音频、视频、软件、程序、以及网页版式设计等均在网上搜集。 访问者可将本网站提供的内容或服务用于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以及其他非商业性或非盈利性用途,但同时应遵守著作权法及其他相关法律的规定,不得侵犯本网站及相关权利人的合法权利。除此以外,将本网站任何内容或服务用于其他用途时,须征得本网站及相关权利人的书面许可,并支付报酬。 本网站内容原作者如不愿意在本网站刊登内容,请及时通知本站,予以删除。
※ 联系方式:品牌总网管理客户服务部 电话:0595-22501825
 图片资讯
1 2 3
财智品牌营销全攻略 品牌系统化与营销落地化
 社会动态
 视频推荐
 商机在线
 分类信息
 图片新闻频道
 招商加盟
 

版权所有: 品牌总网   闽ICP备16034782号-1 本网站法律顾问:郑明汉 律师

Copyright © PPZW.COM 2002-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在线客服: 在线咨询QQ:383485670 加盟商在线QQ:

Email:qy@PPzw.com

闽公网安备 350521020002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