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知其力,用其势”,在2010年的营销大年中取得高速成长,关键当然是在于我们的企业必须要拥有足够洞察力了。
第三:用创造力造势。造势是企业营销用势的最高境界,其关键是对一个企业创造力的表现。造势的实质是利用已经或即将发生的大事件,别开生面,打开市场的潜在需求。一个企业如果拥有足够的创造力,必将突破竞争,走向营销成功。
中国改革开放30年,一直到90年代末,中国的大部分企业营销和销售是分不清的,营销知识极度匮乏。中国的很多营销人员通过阅读从国外翻译过来的营销书籍,逐步弄明白了什么叫营销,什么叫销售,什么叫促销。随着今天世界的交流、开放,大家的思维方式会越来越同化。为什么很多品牌在竞争中进入僵局?就是因为我们的思考方式和别人一样。所以真正的营销成功绝对不是建立在前人的理论基础和自己的经验基础上,而是建立在充满灵感的创造力的基础之上。
2003年非典期间,叶茂中营销策划机构服务雅客,当时雅客准备推一个巧克力品牌,通过走访和调研,我们就头大了,因为巧克力市场已经存在了德芙、金帝等绝对强势的品牌,而且巧克力主要市场在一二线城市,这是强势品牌的绝对优势区域,项目成功把握不大。但是在走访过程中,我们发现由于非典事件的爆发,消费者对自身健康的关注度空前高涨,口罩、板蓝根全部脱销,同时,由于社会的进步,消费者对维生素的功能已经普遍认知,但是市场上却没有一种能补充维生素的糖果。于是,我们建议暂停巧克力项目,启动维生素糖果项目。最终雅客V9维生素糖果一炮而红,雅客V9成为维生素糖果的品类代表和第一品牌,并全面带动整个雅客品牌走向高速成长之路。
面对大事件,如果我们拥有创造力去主动造势,就有可能发现市场的潜在需求,而一旦激发这种需求,其带来的回报总是超值的。
2010年,世博会、世界杯、亚运会、冬奥会等重大事件轮番出阵,必然也会有民族品牌用创造力来造势,进而激发强大的潜在需求,让我们拭目以待。
2010整合传播三化
2008年的北京奥运营销,可以看作是一次整合传播的检阅仪式,各大品牌轮番出阵,在内容上层出不穷、在形式上花样百出,在传播上各显神通。但从总体上来看,取得显著效果的品牌在传播上有三个较为明显的特征。
第一:内容互动化。如果说起2008年北京奥运营销最成功的品牌,大家第一反映可能都是李宁,的确,李宁在奥运点火仪式上的成功一跑,确实具有轰动性,但这多少给观众有一些政府官方的色彩。而同样是火炬接力,可口可乐携手腾讯QQ推出的网上奥运火炬在线接力活动,其传播效果也毫不逊色。在此次传递活动中,通过QQ用户之间的在线火炬传递,使在线火炬传递活动以“野火燎原”之势在神州大地蔓延。该活动前期没有进行任何宣传,最初只邀请了8888名QQ用户作为在线火炬传递活动的第一棒火炬手,而截至8月初已经有六千万人参与,佩服之余我们不能不赞叹可口可乐营销推广手段的高明,而这也必将成为广告内容互动化的经典示范。
与消费者一起互动、体验和分享,并进而让品牌和产品深入人心,这应该是品牌整合传播的方向,就奥运营销来说,有太多的企业只是把奥运五环标志放在产品上,在电视上吼一把,但这只是一场“独舞”,即使你打扮得再光鲜、宣传的嗓门再高、包装得再轰动,也没有多少人会用鲜花和掌声来回报你。问题的关键在于你把你自己当做了主角,而忽视了市场营销的一个最大的本质:目标消费者才是最大的主角。
将内容互动化,与目标消费者实现品牌互动沟通,在沟通中深化品牌忠诚度,必然将是品牌整合传播的发展方向。
特别要指出的是,内容互动化并只是网络媒体的专利,传统广告平台同样可以实现。2008年,嘉士伯在广州、西安、成都、昆明四个城市推广“开心候车亭”活动,将普通候车亭简单改造成互动式的候车亭,总共吸引了近300万市民踊跃参与,因为涉及面广,“开心候车亭”最终成为社会热门话题,吸引了主流平面媒体对其进行大篇幅报道,还有十多家电视台在民生新闻栏目中予以特别关注,嘉士伯“不准不开心”的品牌理念也得到消费者的高度认同。
第二:形式嵌入化。在整合传播领域,我们把在A事件进行的过程中嵌入B事件的营销方式被称为“嵌入式”营销。2008各大品牌的奥运营销,形式嵌入化是品牌整合传播成功的关键一环,无论是显性嵌入,还是隐性嵌入,都取得了很好的推广效果。
蒙牛隐性奥运推广活动“城市之间”,通过联合体育总局、中央电视台体育频道两大权威机构,同时将奥运精神融入活动之中,在全国掀起了一场全民健身嘉年华活动,这种将体育与娱乐深度嵌入,让品牌与消费者实现亲密接触的整合传播模式,使蒙牛成为最像奥运赞助商的非奥运赞助商,真可谓事半功倍。
为什么嵌入式传播会容易取得成功呢?一方面是由于品牌通过与权威机构的主办方的深度嵌入,淡化了品牌的商业色彩和功利性,有利于目标消费者对品牌的接受度;另一方面,嵌入式传播具有很大壁垒性,竞争对手一般无法迅速跟进,使得品牌传播更通畅,不会陷入常规的广告混战之中。
因此,形式嵌入化将是品牌整合传播的趋势之一。
第三:传播立体化。随着网络媒体的迅速发展,新的品牌传播平台正以超常规的速度不断出现,博客、视屏、聊天工具、论坛、手机等等,不断形成新的品牌传播点。可以说,任何一个品牌奥运营销成功案例都会将传播立体化作为成功的关键点。
我们再次回到可口可乐2008年奥运营销的整合传播案例中,虽然通过火炬在线传递取得极佳的传播效果,但是这仅仅是可口可乐立体化传播体系的一小部分,不间断的央视卫视高空广告、一波波的地面公关活动、遍布全中国的灯箱路牌、品种繁多的终端物料、不断翻新的终端促销活动、对产品的奥运化包装、以及海量的新媒体运用,让消费者无时无刻都可以感受到可口可乐的存在,传播立体化在可口可乐身上得到了最好的体现。
对一个处于成长期的品牌来说,随着各种新媒体的出现,消费者随时可以接受海量的信息,如果说前面两种整合传播发展趋势还是我们企业可以控制的话,那传播立体化必然是对品牌整合营销最大的挑战。
当然,传播立体化是发展趋势,并不代表新媒体的价值已经完全体现,而事实上,传统的传播方式依然是整合传播的主要手段。对于新媒体,我们可以抱着尝试、学习、研究的态度,逐步去使用和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