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能先走
小毛小病就忍着吧
岁月不饶人,老朱一天天地老去,他的内心渐渐有了一个最大的心愿:一家四口,但愿自己能够最后一个死——没有我,他们可怎么办?
老朱已经年过古稀了,他并不怕死;死,对他来说,甚至是一种解脱。但他放心不下妻儿们。谁都无法预知自己的死亡,老朱有什么办法呢?他只能想尽办法多存点钱。老朱和朱玲妹都是煤矿的退休工人,有退休工资,大儿子领低保;小儿子被煤矿格外照顾,视同工亡职工的遗属,每月可领近500元生活保障金,一家四口的月收入约为3000元。
老朱很抠门,“可以不花的钱一分也不花”,买肉经常只买半斤。
腿脚还好使的那几年,老朱在家门口的那块空地上拓了荒,在上面养鸡、种菜,部分地自给自足。几年下来,尽管医药费等这样那样的花费不少,老朱还是存下了3万多元。他说:“万一哪天我先走了,这笔钱能供妻儿们一段时间的开支。我已经尽自己的全力了,如果我走后他们的日子不好过,他们也别怪我。”
小儿子朱邵华很懂事,他念完了厦门大学的本科自学考课程,有空就给网络作家李寻欢的出版社做校对,15元/万字,挣点外快,补贴家用。
妻儿们对于老朱日复一日的付出,不仅感激,甚至有些内疚。老朱去福州换假肢之前的几天,小儿子朱邵华严重发烧,非常痛苦;但为了不让父亲担心,他忍着没说。母子三人,平时感冒发烧,如果不是太严重,就会忍着不说。他们不想给老朱添忙,也不想多花医药费。
“小毛小病就忍着吧”,朱玲妹经常跟儿子这么说。他们也不愿意多喝水,喝水就得上洗手间,就得劳累老朱。
老朱说,这么多年了,如果不是煤矿领导和同事们的关心,如果不是左邻右里和社会各界的帮助,光靠他这把老骨头,真的没法扛到现在。老朱家现在住的红砖房,是矿上“最高级的”,当时只有科级以上干部才有资格申请。矿上考虑到老朱的不容易,破例分给了他一套。
“老朱命苦啊!”邵武煤矿工会主席何贤镇向记者感慨道。他说,老朱一家的经济状况,在矿上属于中等偏上,并不算最困难的。但是老朱这40年来的生活,实在太不容易了,“换作是我,我根本做不到”。
多年以来,煤矿上一有福利待遇,第一个想到的就是老朱;朱邵华的保障金就是这样“特事特办”才解决的。可这仍然解决不了老朱的后顾之忧。
最近,煤矿和当地政府决定,每月筹措1500元,供老朱找保姆,人选由老朱自己定。这项扶助,将持续到老朱一家四口“全部去世”为止,“绝不中断”。
1998年以前,每逢清明节和老顾的祭日,老朱就会徒步上山祭拜他,并在他的墓前对老友的在天之灵说:“老顾,你放心吧,他们都好好的。”后来,老朱的腿疾日益严重,实在上不了山了,但老顾的音容笑貌却仍时刻回荡在他的心里。
全国道德模范
共55位
广州仔赵广军入选
第二届“全国道德模范”评选表彰颁奖典礼——《道德的力量》,于2009年9月20日晚在北京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出席颁奖典礼。
据悉,“全国道德模范”每两年评选表彰一届,2007年举办首届,第二届评选表彰活动于今年4月至9月在全国开展,经过群众推荐、审核公示和群众投票、评委评选等程序,共评出55位“全国道德模范”,262人获得“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
本届“全国道德模范”由五部分组成:全国助人为乐模范(11人),全国见义勇为模范(12人),全国诚实守信模范(11人),全国敬业奉献模范(11人),全国孝老爱亲模范(10人)。朱邦月位列“全国孝老爱亲模范”之列,来自广州的赵广军荣获“全国助人为乐模范”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