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通管道,另样的尝试
相比江浙,广东珠三角的市场活跃化程度更高。为此,当一个潜在商机还未浮出水面之时,合理规划,避免恶性竞争、重复建设的担心和言论早就放出来。
今年8月,由厚街皮料市场、南峰国际皮革鞋材交易中心、厚街远隆皮料市场、宏利制革、东莞万华皮革有限公司等业内代表性企业自发成立的厚街鞋材行业协会,其重要任务就是避免同业间恶性竞争,提升PU下游鞋材行业产品的档次和环保水平。
除了成品鞋加工,鞋业的产业链很长,包括皮革、化工、五金、机械等,光皮革里面就有真皮和PU,真皮又分猪皮、牛皮等很多类别,类别多而细,在经营上容易实现差异化。
而有时候优点也是短板,东莞鞋类也是这样,周伟东认为,正是因为东莞什么鞋都能生产,什么都能买到,为此在这个行业没有重点。广州、深圳和惠东等周边鞋业强市也存在类似的问题。“这也是行内的一个困惑。”他说,“正是因为大家的定位差不多,所以彼此突破的空间不大,大家都是在占据着各自的市场。”
如果视野放得更宽一点,从整个流通环节来考究,那可以渗透的空间更多。以亚洲鞋业总部基地的定位设想为例,其想打造集材料研发、技术创新、产品研发、品牌孵化、国际贸易、物流配送、商务服务、人才培训、信息发布于一体,为全球鞋业新材料应用、新技术研究、新产品发布、新工艺培训提供全方位服务。
“流通是一个系统的工程,疏通和延伸管道,让水能够顺利通过是最关键所在。”广东商学院流通经济研究所所长王先庆说,“东莞鞋业向流通转型,还应该在交易技术上进行持续创新,在渠道上与国内渠道商进行合作互动等,总之要从传统的‘经营’向‘创意’转变。”
周伟东今年就做了尝试,CTC(法国鞋业皮具专业技术中心)与南峰正式签约结盟。CTC将在南峰国际皮革鞋材交易中心二楼设立一个定点检测样板收集点,交易中心内的180余商户可以最优惠的价格就地提交样板,拿到检测证书。
同时,周伟东告诉记者,国内和国际检验检测的标准要求越来越高,东莞鞋材行业协会正接触东莞理工学院的清洁生产中心,希望在环保鞋材上有所突破。
此外,东莞政府也看好鞋类市场的平台效应。鸿运鞋材就在上月被确认为东莞厂货直销中心的一个试点,政府给予厂货直销中心进驻企业不少于两年的免租期,且每年宣传的费用不少于200万元,而且对于直销中心在运营中的水电费、设备设施维护费、管理人员工资等基本费用给予50%的补贴。
同时对直销中心举办的各种展销推介活动费用,包括直销中心组织企业参加国内外展销展览会、邀请国内外大型采购商来莞共同举办产销对接会、在直销中心举办展销会等,政府方面也都将进行补贴,而且是按照活动实际发生金额的50%予以补贴。
“这个厂货直销中心不是由政府来投资建设,而是在现有市场的基础上,对其进行扶持。厂货直销项目也不是要改变原有企业的销售模式,而是为一直有意进行内销的企业提供这样一个平台。”东莞市经贸局副局长罗斌说,“鸿运有着非常好的鞋材销售基础,规模也足以满足厂货直销中心的要求,可以选为直销中心的试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