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靠“红豆”,轩帝尼强化渠道掌控权
轩帝尼是红豆集团服装板块目前主推的四个品牌之一,也是红豆集团代理的唯一一个国外品牌。从2004年发展至今,轩帝尼在全国已经拥有300多家专卖店。但是,近一年多,轩帝尼品牌的消费者正在感受这个品牌的变化——
最直观的变化是店面形象:旗舰店的门头底纹已经全部被换为醒目的紫罗兰色,“马头”LOGO和HETINEE为红色的发光体;细心的消费还发现,专卖店内服装的价格比以前便宜了。江苏的消费者则会发现,这个位于江苏无锡的品牌今年以来,在江苏很多城镇都增加了店面。
加盟商也能感到轩帝尼的变化——
总部正在强化自己控制权:店铺形象由总部统一策划、设计和施工;运营管理由总部直接运作;所有铺货、补货、换货由总部负责,加盟商不需带款进货,实行100%退、换货;加盟店的管理人员、营业人员由总部统一招聘、培训、录用和管理;加盟商根据加盟店销售额,按零售价的一定比例享受提成,每天结算;总部还负责处理顾客投诉和质量问题。
加盟商只有收益权,品牌商掌控渠道:这样的经营模式不禁让人联想到同为江苏男装品牌的“海澜之家”。法国轩帝尼服饰集团有限公司品牌总监崔业松并不回避这个问题,他笑着对本报记者说:“学习不丢人。我们是在学习海澜之家,他好的单店销售可以达到1000多万,其经营模式已经证明是成功的。”
崔松业认为,好的商业模式一定要解决服装的核心问题:订货、库存和管理三大难题,这就需要终端的控制权和话语权一定要掌握在品牌企业手中,而不是加盟商手中。否则,即使开了几百家店,也不能说就是品牌自己的渠道。
“我认为中国服装品牌的核心问题是要做直营。”崔松业直抒观点。去年1月,轩帝尼正式决定从高端商务男装转型为平价男装。价格下调如何保证品质和利润?
崔松业说,“秘诀”是扩大二三线市场,压缩中间环节,专卖店实行统一零售价、不打折。今年轩帝尼市场以江苏省为主,苏南以三线城市、富裕的乡镇为主,苏北以二三线市场为主,扩大原有消费群体,实现低成本扩张。在定价上,轩帝尼根据区域分开定价,商场产品坚持高质高价,专卖店走平价路线。崔松业透露,轩帝尼的商场销售正在逐步收缩,以后将全部改为专卖店。
背靠红豆集团这棵“大树”,崔松业对轩帝尼的资金、生产、终端等都颇为自信。他表示,尽管内销市场竞争激烈,尤其品牌对商场、专卖店资源争夺激烈,但是,行业也一直在洗牌,比如,奥运后很多运动品牌终端收缩了很多,会有一些店铺空出来。崔松业说,今年下半年轩帝尼计划开店36家,年底力争超过100家门店,原则是“小地方开大店,大地方多开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