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浙江嵊州市钟铨村发生一起灭门惨案。三辍学少年为抢钱,杀死庞某与其妻子后,又为其一岁多的儿子缠上胶带纸,致其窒息而亡。而三少年做这一切只是为了抢到钱,买一辆摩托车。
人住在一起了,心却没有。
小蒋承认,继父对他不错,也曾教他做人的道理,可那不是自己的亲身父亲,心理上总有一层隔膜,而母亲又忙于打工赚钱,除了管自己的吃穿之外,从来不问读书怎么样,交了哪些朋友:“我不读书后,说要独自去外面租房生活,母亲和继父都没有反对。”
小单比小蒋幸运,他拥有一个完整的家庭,有父母,还有兄弟姐妹,只不过正处于叛逆期的他从来不喜欢和父母说话,除非是要钱花。办案民警后来去他家调查过,当初连单某辍学打工,都没能引起父母的多大关注,一直忙于打工赚钱的两人,根本不知道单某的一切。
更让人意外的是,当单父知道小单犯了血案,还故意包庇,目前也落得个取保候审的下场。
同样的文字,也可以在小杨身上重复一遍。
这样大同小异的故事,在看守所里连听三遍之后,只给人一个感觉,走出家门的这些孩子,已经踏上了一条歧路。
学校:翻越校园藩篱,野马再无缰绳
“你们还记得读过的书吗?”
“我们好久不上学了。”
“不想读书?”
“读书有什么用,会写自己名字,能看懂路牌,数学到能算清楚钱就够了。”
“读书没其他用处了?”
“有什么用处?不读书就会饿死啊?”
三个人中,两个人念到了初中二年级,另外一个人只是小学毕业。他们短暂的读书生涯,还是在不断更换教育质量本就不高的民工子弟学校中度过的,这就更让读书对于他们来说成为一种“浪费时间”的事情。
在办案民警那里,我们甚至听到了另外一件有些意外的事。
小蒋原先就读于当地的一家私人承办的民工子弟学校,当校长听到附近又新办了另外一所民工子弟学校时,因为害怕新学校抢了自己的生源,居然指使弟弟潜入新学校,烧毁了包括学校巴士在内的四部车辆……
校长和老师都这样无视法律,这样的学校,他们的学生又何以不让人堪忧?
小蒋辍学了,很快,他就认识了同样讨厌学校、不爱读书的小单,两人“一拍即合”,开始一起到处打散工,成了“好朋友”。
我们也问小单,不读书不怕以后发展得不好?他头也不抬地回答了一句:读了书一定混得好吗?又不是只有读书才是唯一的出路。
翻越了校园的藩篱,小蒋和小单开始闯荡社会打短工。有一搭没一搭的工作,让两个人对于钱的渴望不断升温。后来,小蒋去了台州路桥投靠堂哥。就在路桥,他找到了早在老家安徽就认识的好友小杨。
小蒋的生活没有变化,只不过原先的小单,换成了现在的小杨。
早已不服父母的管教,又离开了学校,已经没有什么能驾驭这些孩子们日益暴涨的青春荷尔蒙,和对钱的极度渴望。他们在一条不知方向的道路上狂奔,终于看到了一个用暴力游戏写成的路标,路标的指向,是犯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