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马、奔驰的入选,摧毁了奥迪汽车独有的高端公务车的优势。站在相同的起跑线上、在相同的消费群体中角逐将是德系三强今后无法回避的局面
贾晶晶/文
最近一段时间对奥迪汽车高层来说,或许是最为忧虑的时刻。因为在不久前公布的2009—2010年中央国家机关汽车协议供货商名单中,居然同时出现了宝马和奔驰的名字。这毫无疑问地意味着长期为奥迪所独享的高端政府公务车这块香甜的蛋糕,从此增加了新的分食者,并且后来者的胃口,显然更大。要想继续安稳地享受这块蛋糕已非易事,奥迪必须重新定位自己,寻找新的竞争优势。而对于宝马和奔驰来说,入选政府采购名单也仅仅是一个开始,二者能否如奥迪般长久而牢固地争得政府采购的订单,只是未知数。
但不管怎样,宝马、奔驰的入选,已经摧毁了奥迪汽车独有的高端公务车的优势。站在相同的起跑线上、在相同的消费群体中角逐将是德系三强今后无法回避的局面。
对决奥迪
对于高端汽车消费市场,坊间始终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开宝马、坐奔驰、当了大官换奥迪。虽然这句顺口溜听起来多少有些调侃的味道,但仔细分析不无道理。一位业界人士曾对这句话做了这样的注解:三款车虽然档次相同,但各具特色。宝马汽车重操控,会给驾驶者带来独特的驾驭体验;而奔驰汽车重品质,对乘坐者追求的尊贵感与舒适性打造得淋漓尽致,对于乘坐者来说,坐奔驰的感觉绝非其他轿车所能比拟。
而这三款汽车中,特点最突出的当属奥迪。以严谨工艺著称的奥迪汽车更加看重技术,各项严格的性能指标使汽车的动力及安全性能均能出类拔萃,非常契合政府官员的用车需求,因此打造高端政府车,是奥迪汽车多年来的主要业务模式。
德系三款汽车凭借各自的特点营造出三种不同的驾乘境界,也注定了其在各自的用户群体中具有坚若磐石的市场地位。虽然在高端车消费市场中,三大品牌因为难分胜负而竞争惨烈,但宝马和奔驰却始终无法撼动奥迪汽车的“官车”地位,凭借这一优势,奥迪汽车在中国的销量不断突破,即便在金融危机全面爆发的2008年,奥迪汽车在中国市场销量仍然达到11.8万辆、同比增长17.08%的业绩。
如今,政府公务车已经占到了奥迪总销量的20%以上,在很多人看来,奥迪汽车甚至就是政府车的代名词。
“如果你想买一只汽车股长期持有,一汽奥迪几乎是最佳选择。”一位业内人士形象地指出,“在高端汽车里,奥迪是最受政府欢迎的品牌,有了政府的订单,就等于抱上‘铁饭碗’,根本不用担心市场销售的问题。”
但是,不久前出炉的中央国家机关汽车协议供货商名单,却使奥迪的“铁饭碗”生活受到了威胁,由来已久的竞争对手宝马和奔驰双双出现在新的政府采购名单上,并且,从其为政府采购而打造的产品来看,二者显然有备而来,也就是说,分得政府采购的蛋糕,宝马和奔驰志在必得。这让奥迪感到措手不及。
“平民化变身”
昔日被高端消费者争相宠爱的顶级品牌汽车,在一夜之间,摇身变为政府公仆们的座驾,引起一片质疑之声。争议的焦点在于,宝马、奔驰汽车作为高端汽车的代表品牌,本身有着非常昂贵的价格,而政府采购如此高价的汽车在我国建设节约型社会的背景下,是否会使公务车采购超标或者过于奢华?
1994年,我国出台的《关于党政机关汽车配备和使用管理的规定》中,限定了公务车采购标准:“部长级干部配备排气量3.0升以下、价格45万元以内的轿车;副部长级干部使用排气量3.0升以下,价格35万元以内的轿车;一般公务用车配备排气量2.0升以下,价格25万元以内的轿车。”